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巯基棉富集白酒中微量元素铅的条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并与消化法、乙醇配制直接测定法和稀释法进行了比较,结果令人满意。此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提高10倍以上,有利于快速检测应用。检测限:0.0.μg/ml,变异系数:6.7%,回收率:95%以上。  相似文献   
2.
在一定条件下,Ni~(2+)和Ag~+一样具有催化作用,测定不同含锰量时显色灵敏、稳定,准确度较好,可用于白酒中锰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白酒勾兑处理系统的复杂性和难以建立准确数学模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用PLC对系统进行模糊控制的方法及实现.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法的系统抗干扰能力强,实现简单,取得了良好的调节品质.  相似文献   
4.
沈卫  陈瑞林 《江西科学》1991,9(3):154-159
通过对四特酒进行化学处理、分类收集组分,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各组分进行分离与定性定量测定,分离出130多个色谱峰,鉴定出65个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白酒催化老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酒催化老熟的研究朱国彪王志祥(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常州213016)(东南大学化学化工系,南京210096)为了缩短白酒的贮存时间,降低白酒的生产成本,提高白酒的风味质量,白酒的人工老熟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重视[13].所谓白酒的人工老...  相似文献   
6.
采用“热水喷淋洗糟降酸,结合减曲、加糖化酶、用发酵”新技术对回糟进行发酵,研究它对回糟降酸与发酵酒醅的主要理化指标变化、产酒量及其感观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热水喷淋洗糟”新工艺与传统的“蒸汽加热排酸”工艺相比,回糟降酸显著(p<0.05),可控制在2.0以内;(2)新技术与传统的回糟发酵工艺相比,提高回糟产酒量30kg/甑以上(p<0.05),且酒的感观质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对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酒草在高、中、低3个光照水平下,氮和镁在根、茎、叶中的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照水平显著的影响了白酒草对叶和根的氮和镁的分配,而对于氮和镁在茎中的分配没有显著影响.高光照水平下,更多的氮和镁被分配到根中.低光照水平下.白酒草将较多的氮和镁分配至叶中.不同光照水平下白酒草氮镁分配方式和生物量分配方式的相似性说明.在氮和镁的分配利用上,植物也存在功能平衡作用.是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反馈调节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推动着中国白酒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针对中国白酒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寻求院企合作已经是中国白酒走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苦荞黄酮小剂量组、苦荞黄酮大剂量和芦丁组.手术前30min腹腔注射给药,采用线栓法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30min,再灌注90min.然后断头取脑,测定脑匀浆中各种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N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I/R组,脑组织中MDA、LDH、NO较sham组明显增高,而SOD较Sham组降低.苦荞黄酮大小剂量和芦丁均能降低脑组织中MDA、LDH、NO含量,但对SOD活力影响均不明显.结果说明苦养黄酮可能通过抗自由基和减轻NO介导的神经毒性来发挥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苦养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植物乳杆菌发酵苦荞芽苗茶饮料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萌发后的苦荞芽苗富含黄酮等有益成分,采用植物乳杆菌对苦荞芽苗和苦荞茶汁进行发酵,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确定优化的发酵工艺条件和配方,并对产品的总黄酮含量、透光率和pH值进行测定。实验结果显示,较优的苦荞芽苗与苦荞茶汁比例为1∶6,较优的上清液稀释比例为1∶10,产品的总黄酮含量可达(0.193±0.006)mg/mL。优化的发酵工艺条件为:菌剂添加量0.6%,发酵时间24h,果葡糖浆添加量6%,该条件下感官评分的平均值达91.50±0.29,较适的pH值为3.87±0.05。优化的稳定剂配方为:黄原胶添加量0.06%,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添加量0.08%,海藻酸钠添加量0.05%,该条件下感官评分的平均值达93.60±0.32,透光率为91.37%±0.45%。发酵后的苦荞芽苗茶饮料富含黄酮和益生菌等有益成分,口感醇正、澄清透明、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