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孟子尊为亚圣,后人没有不知晓的。而与孟子同时代的大学问家邹衍就鲜为人知了。还有苏秦,幸好他有勾连六国、合纵拒秦的事迹才让后人记起,不然也会默默无闻的。可今人哪里知道,当时吃得开的偏偏是邹衍、苏秦之辈,孟子却是备受冷落。当时诸侯割据,战争频仍,一些学问人便游说诸侯,争相兜售自己的学说,以图济世救民。最  相似文献   
2.
《战国策》是《史记》的重要史料来源,从把握《史记》与《战国策》中苏秦、张仪的形象异同可以见出司马迁受辱不馁的人生观、尊重史实公平公正的史官精神及其在材料的增删改写方面取得的卓越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3.
最坦率的表白兼任六国宰相的苏秦衣锦还乡了。他的车辆箱笼,满载着诸侯各国送来的金银财宝,像国王一样富有。苏秦到家后,曾经瞧不起他的兄弟妻嫂对他低头不敢仰视,捧着饭案跪下请  相似文献   
4.
《战国策》、《史记》中关于苏秦事迹的记载历来存在错乱、混淆或杂糅的情况。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的出土,提供了比较集中的苏秦资料,可以校正和补充这一时段的历史记载,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苏秦、苏代、苏历三兄弟是战国时期的三位纵横家。三人虽然在各种史料记载中都是兄弟的关系,但是由于可供考证的史料缺乏等种种原因,很少有著作对三人的生平和辩辞进行比较研究。实际上结合现存的史料可以了解出三人之间可能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他们的辩辞反映出了当时战国士人的精神面貌,并且有很多辩辞还具有了文学的色彩,对现今社会的影响是很大的,而苏秦作为代表人物以他不可一世的辩才更加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6.
周国柱 《科技资讯》2006,(20):171-171
战国时期群雄逐鹿,纵横家崛起。以苏秦、张仪为代表的纵横家,靠“三寸不烂之舌”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对社会、对历史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的说服策略和口才技巧迥然下同。苏秦为代表的“和纵派”以“利导法”为主,而张衡为代表的“连横派”则以“势禁法”为主,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说服口才策略模式和语言风格。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7.
战国时代的辩士中像苏秦、苏代、苏厉三兄弟与燕国几代君主之间的主从关系是罕见的。当年苏秦首倡合纵之说,最初受到燕文侯的赏识,由于燕文侯资助财物和大力推荐,苏秦才得以  相似文献   
8.
张仪是魏国贵族的后代,战国时代著名的纵横家。公元前328年,张仪开始担任秦国相国,19年间,他迫使魏王献出上郡,拥立秦惠王,瓦解了齐楚联盟,并游说六国依附秦国。他在秦国经常使用的"大棒加胡萝卜"策略,也成了秦国对付六国的利器。张仪和苏秦都是鬼谷子的学生,张仪的学习成效明显比苏秦要  相似文献   
9.
苏秦述评     
苏秦的功利主义价值观虽为正派认识所唾弃,但是正是因为他坚定执着地追求功名利益,没有受限于儒家死板的制度,才为后人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辩论赛;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苏秦虽为名利所累,但是坚持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口才来实现自己的追求,并且不畏失败,不计较别人的冷言恶语,以德报怨;苏秦追求抱负、自强不息、宽宏大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说理更让人望尘莫及。人无完人,苏秦确实有种种缺点,但是我们更应该仰视他身上的闪光点,而不是细数瑕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