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4篇
丛书文集   29篇
教育与普及   2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3-芳氧基-1,2-环氧丙烷类化合物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对反应条件、操作过程及品质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合成了11个3-芳氧丙烷类化合物,改进后的方法实用,产率高于文献报道,有普遍的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共振能是研究芳杂环化合物性质的重要参数。本文根据Sanderson分享键能概念计算了十三个芳杂氮环化合物的共振能。  相似文献   
3.
芳香单酮与稀土离子间的能量转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荧光物质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对九种芳香单酮与稀土离子间的能量转移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能量关系,苯环上猝灭取代基团及空间效应对能量转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确定了用Pb(+)-Pb(-)电极对使Mn(Ⅱ)电氧化成Mn(Ⅲ)的优选条件,并测定了在四丁基溴化铵催化下选用Mn(Ⅲ)氧化对二甲苯制对甲苯甲醛反应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三芳基镓与α,β-不饱和酮反应生成相应的芳酮,反应条件温和,产率达70%-80%,并用元素分析,IR和^1HNMR对产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3-苯甲酰基乙基斯德酮与芳香胺在w=95%乙醇中加热反应,可得β-芳氨基苯丙酮,如果芳香胺为邻羟基苯胺,得到(N,N-二苯甲酰基乙基)邻羟基苯胺,所得化合物经熔点,红外,元素分析,^1HNMR等数据确定。  相似文献   
7.
利用AM1和PM3方法研究了1,3-对称取代方酸衍生物的分子结构、电子结构、非线性光学性质及其相互关系。从理论上证明了这类分子在不同强度的外加电场作用下的主要共振形式和电子转移机理。通过定义一套新的分子结构参数BLD,建议了一种非线性光学系数α,β,γ与分子结构的定量构效关系。  相似文献   
8.
1-烷氧基-3-芳氧基-2-丙醇和1,3-二芳氧基-2-丙醇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 3 芳氧基 1,2 环氧丙烷与伯醇、仲醇及酚为原料 ,通过碱催化开环反应 ,区域选择性地合成 1 烷氧基 3 芳氧基 2 丙醇以及 1,3 二芳氧基 2 丙醇化合物 ,收率为 790 %~ 98% .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两种新型Cu(II)-邻菲咯啉-丁二酸三元配合物, 即[Cu(phen)2L](H2L)*5H2O(1)和[(phen)2CuLCu(phen)2]L*10H2O(2), 它们均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为P1(no.2), 晶胞参数分别为:(1)a=10.282(3), b=12.141(3), c=14.233(4) (A),α=78.55(2)°,β=76.50(2)°,γ=84.29(2)°,V=1 690.7(9) (A)3,Z=2,R=0.102 1,wR2=0.138 7;(2) a=12.943(2),b=14.436(2),c=17.974(3) (A),α=75.128(9)°,β=69.030(9)°,γ=69.02(1)°,V=289 6.2(9) (A)3,Z=2,R=0.097 6,wR2=0.224 0. 结构分析表明,每个Cu原子与分属于2个邻菲咯啉配体的4个N原子和来自丁二酸根的2个O原子形成配位数为6的畸变八面体CuN4O2. 配合物(1)中配位分子间通过芳环堆积作用形成平行[011]方向的一维超分子链,超分子链之间通过结晶水分子的氢键作用形成二维层,并进而堆积形成一维隧道和三维骨架,丁二酸分子和其余结晶水分子位于隧道内. 配合物(2)中丁二酸根桥联的双核配阳离子借助芳环堆积作用形成平行于(010)面的正电性二维层, C4H4O42-离子和结晶水分子位于正电层之间并形成负电性二维网络层.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