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0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奉贤潮滩样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室内喂食实验分析了天津厚蟹(Helice tientsinensis)与褶痕相手蟹(Sesarma plicata)两种优势蟹类对典型盐沼植物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的摄食偏好性及相关影响因子,为进一步揭示蟹类摄食作用下互花米草和芦苇竞争生长的控制机制提供参考.结果显示:两种蟹对不同植株部位的偏好性均为叶片细根茎秆;但对不同植物的偏好有所差异,天津厚蟹偏好摄食芦苇叶片,而褶痕相手蟹更偏好互花米草叶片;对茎秆和细根的摄食量均是互花米草芦苇.蟹类的摄食偏好除了受蟹重和种类的影响,还与植物中的粗蛋白质含量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基于补偿原理,结合湿地环境和植被生长特点,研究开发了一种可对湿地垂向水分损失通量进行区分监测,并可同时测量多种湿地植被状态蒸散量和水面蒸发量数据的蒸散补偿观测系统(CETOS).2004—2009年,应用该系统对比研究了扎龙湿地和白洋淀湿地芦苇群落的蒸散耗水规律,其中在白洋淀湿地对比测量了三种具有不同叶面积指数的芦苇群落蒸散速率.结果显示,研究期内扎龙湿地芦苇生长季蒸散总量为739—886mrn,而由于地理条件和气候特性的影响,白洋淀湿地的芦苇蒸散量相对较大,三个群落蒸散总量分别为970~1117rnlIl,1261—1452mitt和1759—2035rtlnl.另外,研究中对两湿地蒸腾作用因子的季节变动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蒸腾作用因子受地理位置、生物量、植被生长阶段以及外界气象条件等多方面的制约.  相似文献   
3.
在本实验条件下,160℃保温1.6h,酸比(化合SO_2/游离SO_2)2.4:1~2.7:1为最佳。可获得本色浆色浅,得率和强度较高,漂率较低的纸浆。高酸比(2.4:1~3.0:1)延长保温时间(保温2h),纸浆强度没有提高,但纸浆得率有较大下降(下降4%左右)。低酸比,特别当酸比为2.1:1~1.8:1时,缩短保温时间(保温1h),纸浆卡伯值和漂率明显上升,纸浆得率无明显提高,但漂白浆强度显著提高,而且可以克服蒸煮液循环时产生淀沉和堵塞管路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赵强 《奇闻怪事》2007,(5):12-13
本课教学内容为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爷爷的芦笛》。 【教学片段一】情随境迁——形真情真,情理结合 (运用多媒体出示一片芦苇叶,同时播放悠扬的芦笛声,出示海边美景。) 师:这是一片芦苇叶,却能做成音色独特的芦笛,你试过吗?强强的爷爷就有一双灵巧的手。今天,我们就和强强一起去听听爷爷的芦笛那婉转悠扬的曲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陕西黄河湿地芦苇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本调查法研究了芦苇的生长指标及地上部分生物量动态,了解环境因素的改变对陕西黄河湿地芦苇的生长情况影响。结果表明:陕西黄河湿地芦苇平均株高102.3119.22cm、平均茎粗2.180.49cm、平均单株叶面积66.5816.09cm2、单株平均展开叶片数为4.670.99、叶平均生物量为1.240.51g/m2、茎平均生物量为3.251.74g/m2、地上平均生物量为4.492.03g/m2。各项生物指标都与芦苇生长规律相符合,表明陕西黄河湿地芦苇的生长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6.
刘金文  沙伟  滕兆岩 《广西科学》2004,11(2):148-150,160
采用正交设计和响应曲面设计(RSD)优化适合于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Cav.)Trin.ex steud]增多态DNA(RAPD)的反应体系,结果确定芦苇RAPD反应体系的最佳方案为:在PCR扩增程序,冷启动,94℃变性1min,36℃复性90s,72℃延伸2min,40个循环;72℃延伸7min,4℃保存;25μl反应体系包括模板DNA 60ng、三磷酸脱氧核苷酸(dNTP)7.5mmol、Taq酶1.5u、引物5pmol。  相似文献   
7.
芦苇的起源、扩张与衰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金文  沙伟 《贵州科学》2004,22(2):65-68
芦苇是世界重要的湿地物种,它是一种对环境干扰表现十分敏感的克隆植物。本文综述了芦苇的起源、扩张与衰退,并进一步探讨了芦苇扩张与衰退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人为的干扰与更有竞争力的基因型侵入造成的。为了更好的利用芦苇资源,人类应采取的策略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芦苇生境的干扰。  相似文献   
8.
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是湿地重建的重要工具种之一。笔者选取溱湖湿地公园内疏浚后重建的5处代表性芦苇沼泽及1处未做疏浚处理的芦苇沼泽(对照组),基于生长 期芦苇光合生理及成熟期芦苇表型的测定与分析,探讨芦苇对疏浚后基底环境的适应性响应。结果表明:疏浚后底泥总氮、总磷消减明显,总氮含量下降为480~1 080 mg/kg,总磷 含量下降为536~585 mg/kg。疏浚后样地芦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能利用效率、二氧化碳利用效率等直接反应光合能力的指标和底泥总氮含量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有效光能利用区 间随底泥总氮含量上升增幅明显;底泥总磷含量仅与光能利用效率存在显著相关性。供光合指标测定的芦苇植株第3叶叶长、叶面积、叶干质量以及地上生物量与疏浚后底泥总氮含 量之间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底泥总磷含量无显著相关性。溱湖湿地公园基底疏浚后芦苇生长受到底泥总氮含量的显著影响说明部分疏浚点的疏浚强度对芦苇的生长已构成限 制。因此,在底泥疏浚及水生植被恢复与重建时,需要考虑不同水生植物适应基质(营养条件)的差异性,大规模盲动性的清淤可能导致水生植被重建出现新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9.
利用连续收集装置对芦苇、香蒲根分泌物中总糖、蛋白质和氨基酸进行了提取、分离和鉴定并确定了最适收集条件;考察了它们各自根分泌物对湿地系统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以及氮磷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芦苇、香蒲根分泌物中,总糖、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较高,且较为平均;连续收集装置最适条件为装水3 L,收集时间5 d,浓缩温度60℃,连续收集6管洗脱液,每管20 mL;湿地根际效应明显,放线菌数量受根分泌物正相调控最为显著;根际微生物种类随植物种类、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芦苇湿地中TN去除率77.6%,TP去除率33.3%;香蒲湿地中TN去除率93.2%,TP去除率20.0%.  相似文献   
10.
马宁远 《科技资讯》2010,(16):15-16
本文以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的轮南油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轮南油田芦苇生态湿地建设环境、含油废水的处理、生态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设计、芦苇生态湿地的运行及经济分析,探讨运用芦苇生态湿地处理轮南油田含油废水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