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从文以“边城”为代表的湘西题材小说,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然而,湘西题材创作的审美意蕴,不仅表现这一人生理想上外化的生活、自为的性爱使这一形式获得了定性,而作家对湘西民族历经磨难的历史和生存危机的现实的感叹揉进这一人生形式中,更使作品获得了更耐人寻味的审美效果,达到了作家提出的“美丽总令人忧愁”这一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2.
收集1986年1月~1998年12月共187例经临床X线检查、纤维胃镜及手术证实为自为性消化道异物的病例。所谓自为性消化道异物是经口吞入或经肛门塞入而造成的人为消化道异物。凡因误服而引起的消化道异物或有意服食药物引起消化道改变等,均不属此例。本文将其临床X线表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文187例,男106例,女81例,年龄17~60岁。131例采用透视,56例采用照平片,一部分病例合并吞钡检查。病例来自看守所,属病人自残引起。就诊时间最短2h,最长4d,追踪检查时间最长达149 d…  相似文献   
3.
音乐的存在方式问题,是音乐美学研究中的首要问题,是属于音乐本体论研究范畴。然而,作为人类共同的精神产品,中乐和西乐,其存在方式卓然异趣,这很让人深思。在此,我们借黑格尔在表述“绝对理念”发展的不同阶段时常用的哲学概念“自在”与“自为”,对中乐和西乐之存在方式作一比较研究,试图从哲学上揭示中乐和西乐卓然异趣的根本。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后,工人阶级的结构逐渐发生变化,新一代工人阶级逐渐形成。随着市场经济和外来意识形态的冲击,工人阶级“自为”程度的降低是不争的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工人群体阶级意识的消失,阶级意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等同革命意识。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工人阶级的“自为”意识可以重新定位为自我认同意识、合作意识、和谐意识、建设意识等。  相似文献   
5.
自立性、自为性、自律性是自主性学习三个方面的体现,自立性是自主学习的基础,自为性是自主学习的实质,自律性是自主学习的保证.这三个特性都反映了学习归根到底是由学习主体自己主导和完成的.  相似文献   
6.
音乐的存在方式问题,是音乐美学研究中的首要问题,是属于音乐本体论研究范畴。然而,作为人类共同的精神产品,中乐和西乐,其存在方式卓然异趣,这很让人深思。在此,我们借黑格尔在表述“绝对理念”发展的不同阶段时常用的哲学概念“自在”与“自为”,对中乐和西乐之存在方式作一比较研究,试图从哲学上揭示中乐和西乐卓然异趣的根本。  相似文献   
7.
教师文化是高校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构成部分,通过学术组织创新,促使教师文化由自在转变为自为状态,形成高校合作型文化的教师学术共同体,是提升高校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充分发挥高校作为文化软实力资源转化平台优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经典《觉醒》蕴含浓厚的存在主义色彩。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与承担责任等哲学理论,诠释了主人公爱德娜自我选择、自我设计、自我创造,实现其"自为"本质的探求历程,并洞见了她以结束生命来超越自我,获得精神完美这一觉醒行为的深邃内蕴。  相似文献   
9.
自由是萨特最为关注的哲学问题。萨特认为人的自由之根源在于人的意识的虚无性和否定性。认为人作为自为的存在与物作为自在的存在之差别在于人的存在先于本质,这正是人的自由的根本所在。人的自由在于选择的自由,并认为这种自由是绝对的。萨特的自由哲学脱离了人的社会实践,最终不过是抽象的个体自由与精神自由。  相似文献   
10.
研究教师个体的课程意识应该回到教师的教学生活世界,由此才可能发现教师在其教学实践中已经形成的个体化的课程意识。只有对教师这种潜在南课程意识有所认识和关注,才能在新课改的进程中逐步发展出教师“自为性”的课程意识。当前我们应着力于促成教师个人课程权力的实现及课程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教师个体课程意识从“自在”向“自为”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