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小儿腭裂修补术中曲马多超前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6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法(ASA)Ⅰ—Ⅱ级腭裂修补术患儿,年龄1~3岁,随机分为曲马多组和对照组,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在术前分别静推曲马多2mg/kg和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记录患儿围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并测定苏醒期的躁动评分,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反流误吸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围麻醉期间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但曲马多组在拔管时和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明显较对照组平稳。苏醒期躁动评分曲马多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反流误吸等不良反应。结论小儿腭裂修补术术前静推曲马多2mg/kg可获得围麻醉期间较为平稳的血流动力学,减少拔管期的躁动,且不增加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可降解Hr-BMP复合胶原膜修复腭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腭部扁平骨引导性骨再生现象(GBR),探讨利用GBR修复腭裂骨缺损的可能性。方法:建立幼犬腭部骨缺损实验动物模型,应用常规组织学检查术、免疫荧光显微法、X线及扫描电子显微术在实验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观察研究。结果:1)借助复合人重组骨形成蛋白(Hr-BMP)胶原膜GBR,腭部骨缺损可以完全修复;2)胶原膜可提供成骨所需的密闭空间;3)复合Hr-BMP胶原膜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安全性;4)复合Hr-BMP胶原膜GBR所致骨形成的量及速度均高于其它对照。结论:1)复合Hr-BMP胶原GBR具有确实有效的骨引导和骨诱导性,在骨缺损修复的早期阶段即可产生大量的新骨;2)复合Hr-BMP胶原膜植入后4周内的成骨活动最活跃,胶原膜和复合Hr-BMP胶原膜在其降解吸收过程中,不干扰后续的成骨活动;3)仍有必要构建具有适合的吸收降 解性和一定力学强度的隔膜材料。  相似文献   
3.
腭裂修复术对咽鼓管功能与中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腭裂患儿施行腭裂修复术对咽鼓管功能障碍与中耳疾病的影响,方法:121例242耳腭裂患儿,分为早期腭帆修复组(手术时平均年龄为3.2个月),与延迟腭帆修复组(手术时平均年龄为15个月),在腭裂修复术前,术后一年进行耳镜,耳显微镜检查,鼓膜穿刺术和(或)鼓膜切开术。结果:2组腭裂患儿手术修复术前90%以上的中耳有病理性渗出,但延迟手术组腭裂患儿的中耳渗出向粘稠化,感染化转变,2组患儿中耳渗出情况在腭裂修复术后一年明显好转,结论:腭裂可导致中耳炎,应尽早作耳科相关检查,对病理性渗出的中耳,应置放鼓室平衡管,以消除负压和引流,早期实施的腭帆修复术,对咽鼓管及中耳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维持呼吸通畅,做好饮食管理,防止术后伤口感染。方法对136例腭裂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心理观察,术后保持口腔卫生和创口清洁。结果136例腭裂患者中,无1例出现感染和裂开,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结论提高腭裂患者手术前、后护理质量,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显微腭部组织序列切片图像的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显微腭部序列切片图像三维重建的特殊性,在硬定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RST变换的软定位方法,利用特征点,解决了显微腭部组织序列切片图像在三维重建过程中的错位问题,为真实再现腭部组织结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种定位方法也适用于其它显微序列切片图像的三维重建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两瓣法和腭帆提肌重建术这两种腭裂修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对2008年至2010年采用两瓣法修复的10例患者与2013年至2015年采用腭帆提肌重建术修复腭裂的10例患者进行术式和术后语音比较。结果术后半年对患者进行语音检查,朗读汉语普通话测试字表,录音审听并统计分析评价,腭帆提肌重建术组好于两瓣术组。结论腭帆提肌重建术是腭裂整复术式中语音恢复较好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B型超声诊断胎儿唇腭裂2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实时动态成像技术诊断胎儿唇腭裂。方法:对16。42孕周胎儿唇部进行观察。结果:唇裂4例,上唇裂隙宽<0.8cm;唇裂并腭裂21例,上唇裂隙宽≥0.8cm,横断面时上腭见裂隙并向咽部延伸。结论:二维超声有助于胎儿唇腭裂的诊断,是产前检查胎儿唇腭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胡妍茹  史菁  于洪志 《科技信息》2010,(17):20-20,8
EPG(electropalatography,)是一种在发音状态下测定舌腭接触的技术。本文在对EPG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功用做以介绍的基础之上,就目前国内外利用EPG进行语音病理学研究的主要情况做了详细的描述,并就它的发展前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腭裂是口腔颌面外科一种较为常见的先天性疾病,直到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依然是通过手术来进行整复。然而,由于受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腭裂术后可以出现多种的并发症,其中腭裂术后穿孔是腭裂整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如何防治术后穿孔及对其进行有效的早期治疗,一直是临床医生较为关注的问题[1,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是一种具有多功能刺激细胞生长的物质,它对肉芽组织、神经组织以及骨组织的生长均有明显促进作用,而且它对创伤的愈合作用也为很多学…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唇腭裂疾病的发生和其父母高年龄有关,但父母年龄在唇腭裂病因中的作用报道较少,且观点不一。本文旨在分析父母生育年龄和先天性唇腭裂患儿之间的关系。通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就诊于我院的675例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包括404例唇/腭裂(cleft lip with/without cleft palate, CL±P),271例腭裂(isolated cleft palate CP),并记录父母生育年龄。根据裂隙的严重程度分为两组:唇/腭裂(CL±P)及腭裂(CP)。单侧裂分为左侧裂及右侧裂。研究发现在唇/腭裂(CL±P)中,父母双方年龄都大时,后代患唇/腭裂(CL±P)的风险要比父母双方都年轻的高很多。在腭裂(CP)中,父母年龄大比父母年轻的,后代更易患腭裂,但是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分析父母年龄和左右侧裂之间的关系。发现父母年龄和左右侧裂统计学无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