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志辉 《广东科技》2010,19(6):58-60
<正>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简称(ANFH),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由于不同病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所造成的、以不定区域的骨小梁和骨髓坏死为特征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机制、CT诊断和临床治疗 ,提高了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针刀治疗为主,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机理和方法.方法共治疗观察50例小儿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所有患儿均采取针刀,中药内服,外敷并进行个体化的康复治疗,锻炼治疗,疗程1至2年.结果治疗12个月时分别进行自身X片对照,总有效率98%.结论以针刀为主治疗小儿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明显改善症状,功能,加速骨骺发育,促进坏死股骨头的修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并股骨头骨折.方法: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16例髋臼并股骨头骨折,术后随访3~11个月,平均7个月.平均手术时间为1小时20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00ml,按D’Aubigue-Postel评分法,本组病例随访,优10例,良4例,中2例,优良率为87.1%.结论: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并股骨头骨折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及管理。方法对33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术期采取了入院宣教,术前指导认真准备,术后严密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感觉,正确摆放患肢体位,加强患肢的功能锻炼,做好预防术后并发症等措施。结果本组33例在随访时间内,未发现假体松动、断裂、弯曲现象,下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围术期良好的护理措施及管理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7.
股骨头坏死是当今疑难病之一,100多年来,由于病因和病理过程不明,没有一种学说和疗法得到临床有力支持。近20多年来,我国学者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吸收超微结构损伤学和骨科生物力学等多门新兴边缘学科研究成果,并重新认识髋关节的病因,病理理论,突破传统医学定论,逐步形成内外兼治,以修复股骨头结构、提高骨小梁力学性能、改善骨内循环和模造髋关节、调整骨盆倾斜、改善受力关系、再现髋关节功能为主要手段的一整套无损伤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可以获得目标病例健康时股骨头模型的新建模方法.通过CT扫描获得髋骨部位的序列断层图像,利用一种精确的自动分割方法提取图像中的髋臼轮廓.针对髋臼的特殊结构,使用辐条式采样法得到髋臼凹面的空间坐标点集.剔除坐标点集中的误差采样点.采用闭合形式解的最小二乘法拟合原始股骨头球面模型.通过对2例不同坏死程度的男性患者进行修复实验,证明此方法可以良好地还原坏死的股骨头模型,既为骨科临床中的精确手术定位提供了理论模型,又为针对个体化制造的人工假体生产提供了新的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I、CT检查对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和分期的价值。方法对52例(104髋)ANFH可疑患者行双侧股骨头CT、MRI及CR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5例(10髋)全部为阴性,12例(17髋)为Ⅲ~Ⅳ期ANFH。35例(49髋)确诊为早期ANFH。其中Ⅰ期6髋,MRI:T1WⅠ表现为小斑片状及线样低信号,及股骨头及颈部的大片状长T1长T2信号。Ⅱ期43髋,CT主要表现为股骨头的骨硬化及囊状透亮区。MRI表现为线样征及囊状长T1长T2信号,其中有25髋出现髋关节腔积液。结论MRI及CT对早期ANFH的检出率均较高,且MRI的敏感性及诊断价值稍高于CT。是诊断成人股骨头坏死特别是早期坏死较为可靠且必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选择性动脉内药物灌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股骨头坏死早期的中长期疗效.方法:1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经糖皮质激素后,依据Steinberg分期确诊为I~ⅣB期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均采用选择性旋股内动脉、旋股外动脉、闭孔动脉内灌注治疗,随访6至8月,Harris评分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10例患者均有长期的疼痛减轻、患肢活动范围改善和无痛行走距离增加.结论:选择性动脉药物灌注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保守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