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现代技术挖掘治疗肝衰竭的用药规律,并分析核心药团治疗肝衰竭的作用机制。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WanFang)和维普(VIP)数据库,收集治疗肝衰竭的临床处方,运用Excel 2016、SPSS Modeler 15.0及SPSS Statistics 23.0,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进行频数分析、因子分析、关联规则分析。检索TCMSP、SymMap、TCM-ID、Pharmmapper、TTD、Genecards等相关数据库,获得核心药团的活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及与肝衰竭相关的作用靶点;筛选David数据库,核心药团对肝衰竭的作用靶点进行GO及KEGG分析;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网络图、靶点图及预测作用靶点和主要化合物的结合度。共纳入154剂/张肝衰竭治疗处方,中药种类合计186味,其中排列在前5味的高频药物分别为茵陈、赤芍、大黄、栀子、丹参,从高频药物间因子分析中提取8个公因子,经关联规则分析,设置最低条件支持度≥10%,最小规则置信度≥100%,提升度1,得出置信度最高的核心药团为茵陈、白术、大黄。网络药理学部分,核心药团共筛选出36个化学成分和102个潜在靶点,与肝衰竭相关靶点20个。通过GO分析,富集出有效的生物学过程28个,4个细胞组成,以及12个分子功能,KEGG分析得出11条信号通路。从而得出结论。临床上可多用具有利水渗湿药物组合"茵陈、白术、大黄"。以及配伍活血和补益药。核心药团"茵陈、白术、大黄"可通过干预TNF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等通路而达到治疗肝衰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众所周知,我国是个肝病大国,目前有病毒性肝炎及脂肪性、免疫性等各类肝病患者逾1亿,每年约800万新发病例。其中部分进展为肝衰竭、肝硬化、肝癌等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的重症肝病,肝病已经成为一种威胁我国国人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为解决重症肝病高病死率的难题,李兰娟院士带领科研团队历经14年艰苦攻关,将重症肝病诊治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相结合,在关键领域获得了重大理论创新和重要技术突破。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新的肝病细胞治疗方法,即肝细胞微囊化移植.对其概念、优缺点、安全性、时效性及其在国际医学界的使用和发展情况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观察大黄、赤芍注射液介导JAK/STAT信号通路在急性肝衰竭大鼠中的作用及对肝再生的影响。选用60%肝切除术后+20 mg/100g D-GalN+1μg/100 g LPS腹腔注射构建ALF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选取100只,按体质量随机均分为造模阳性对照组、促肝细胞生长素组、大黄、赤芍(低、中、高)剂量组。采用qPCR、Western Blot技术验证造模后24、48 h各组大鼠JAK2、JAK3、STAT3、STAT2表达。结果表明:大黄、赤芍注射液能够上调JAK2/JAK3、STAT2/STAT3蛋白表达,活化JAK/STAT信号通路,促进肝细胞再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低剂量组的各项检测结果优于(中、高)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黄、赤芍注射液可改善急性肝衰竭大鼠肝功能,提高大鼠存活率,其机制可能与大黄、赤芍注射液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活化JAK/STAT信号通路,诱导肝细胞再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单向白蛋白透析滤过技术对模拟肝衰竭患者血浆的净化作用.方法:利用单向白蛋白透析滤过或持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处理含有一定浓度代谢产物的血浆,检测治疗前后血浆中胆红素,胆汁酸,氨,尿素和肌酐浓度,并利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向白蛋白透析滤过可显著降低血浆胆红素水平,而持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对胆红素水平无显著影响.胆汁酸的降低幅度在单向白蛋白透析滤过组显著高于持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组.两种方法对水溶性代谢产物氨、尿素和肌酐的清除作用相似.结论:单向白蛋白透析滤过清除血浆中白蛋白结合物质的作用强于持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对水溶性物质的清除,二者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6.
急性肝衰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病死率很高.以往对急性肝衰竭的研究着重在免疫介导的肝损伤或药物引起的肝细胞坏死方面.本文以肝脏的氧化应激损伤为重点,以细胞抗氧化应激的重要分子APE/Ref-1为中心,强调氧化应激损伤在肝脏“二次打击”中的重要性.指出急性肝衰竭的机制复杂,可能存在多种衰竭途径,氧化应激有可能是肝脏二次打击的重要因素,从氧化应激损伤角度有可能为急性肝衰竭治疗提供新的潜在靶点,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湿性体质对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就诊的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入院时的中医体质类型(痰湿质及湿热质归为湿性体质类型),以及实验室指标.根据随访终点患者的生存状态,将研究对象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湿性体质及其他类型体质患者30 d及60 d的累积生存率,采用多元Cox回归模型分析湿性体质及肝衰竭分期、并发症等风险因素对HBV-ACLF患者30 d及60 d生存情况的影响.结果:共纳入分析400例HBV-ACLF患者,其中生存组318例,死亡组82例.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在年龄、总胆红素、白细胞计数、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血氨、空腹血糖、乙肝病毒DNA、凝血酶原活动度、乙肝e抗原阳性率及体质类型等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其他体质"类型作为参照,多元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30 d死亡风险因素中,湿性体质HR=1.58(95%CI[0.73,3.38],P=0.244),提示湿性体质与30 d死亡风险无显著相关性.60 d死亡风险因素中,湿性体质HR=1.97(95%CI[1.11,3.52],P=0.021),提示湿性体质与60 d死亡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湿性体质可能是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黄玉珠 《海峡科学》2009,(9):64-64,67
我院自2009年1月至6月对11例慢性肝衰竭患者采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介入治疗,移植后多数患者临床症状和肝功能均有明显改善,文章对相关临床护理与观察情况做简要报告。  相似文献   
9.
基因敲除是研究基因功能的有效手段。通过基因敲除技术建立的小鼠肝病模型,在研究基因功能及人类疑难病症致病机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目前已获得的基因敲除小鼠肝病模型进行了分类和总结,为相关研究的展开打下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全省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浙江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院士应邀参加了此次大会。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省委副书记、省长夏宝龙,副省长毛光烈,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国华,省政协副主席徐辉等领导为李兰娟院士等人颁发省科学技术奖励证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