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8篇
丛书文集   28篇
教育与普及   49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64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级电容器寿命长、安全性高,并可以实现快速充放电,是化学电源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通过简单的化学原位聚合法将聚苯胺(polyaniline,PANI)与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进行复合,得到聚苯胺纳米管(PANI-CNTs)复合材料。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FESEM)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循环伏安(cyclic voltammetry,CV)曲线、恒电流充放电(galvanostatic charge-discharge, GCD)曲线和循环寿命测试结果表明,纳米复合电极材料在三电极体系中,电流密度为1 A/g时,比电容高达690 F/g,3 000次循环后仍保持初始电容80%,在组装成柔性器件后,保留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并展现出卓越的柔性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2.
聚苯胺的掺杂反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系统地论述了聚苯胺的4种掺杂反应(质子酸掺杂,碘掺杂,光助氧化掺杂和离子注入还原掺杂),指出了聚苯胺的结构形式与掺杂途径的对应关系。发现全还原型聚苯胺可进行氧化(p-型)掺杂;全氧化型聚苯胺可实现还原(n-型)掺杂;只有处于中间化态时才显示出独特的“质子酸掺杂”现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有效场理论研究了自旋1/2和自旋1混合Blume-Capel模型在具有双模随机晶体场的圆柱形Ising纳米管上的磁化和相变. 通过数值计算,我们得到了随温度和随机晶体场参数变化的相图和磁化强度. 结果表明: (1) 改变晶体场的概率和比例,双模随机晶体场可以描述不同掺杂原子对自旋的作用;(2) 对于一定的概率值、负或正的晶体场和晶体场的比例值都存在临界点;(3) 系统显示多种相变温度,一阶相变和二阶相变.  相似文献   
4.
以反胶束为模板合成导电聚苯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选用2—乙基已基琥珀酸钠(AOT)/异辛烷、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Triton-X100或OP)/正辛醇/环己烷以及十六烷基三甲基澳化铵(CTAB)/氯仿/正辛醇三种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反胶束体系为模板进行苯胺聚合.系统地讨论了苯胺与过硫酸铵的物质的量的比、反应时间、氧化剂滴加速率、反应温度、微水相酸浓度及表面活性剂浓度等因素对于反应表现收率及电导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导电高分子在光电材料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导电高分子材料在光电材料领域中研究进展情况.论述了聚乙炔、聚苯胺、聚噻吩、聚对苯乙烯撑(PPV)及其衍生物等导电高分子材料作为非线性光学材料所具有的优良性能,介绍了导电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和发光材料在实际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导电聚苯胺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解合成方法制备聚苯胺.研究了聚苯胺的变色性能,电压从-0.6V变到1.2V,聚合在电极上的聚苯胺膜依次变成黄色、绿色、蓝色、黑色.利用聚苯胺研制抗静电织物,其织物的表面电阻降到105~106Ω·cm.  相似文献   
7.
聚苯胺的掺杂及其导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对甲基苯磺酸(TSA)和磺基水杨酸(SSA)对聚苯胺(PAn)进行了掺杂,研究了在掺杂过程中浓度、温度及时间对聚苯胺电导率的影响,并对掺杂态PAn在空气中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SA和SSA掺杂的PAn在研究的温度范围内电导率均随温度的提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8.
新型聚苯胺团簇的飞秒非线性吸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惠  林位株  赖天树  莫党 《科学通报》1996,41(2):129-131
  相似文献   
9.
导电高分子和无机氧化物为基灵巧窗口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电化学合成的方法在氧化铟锡导电玻璃上分别镀上了电致变色的三氧化钨和聚苯胺膜,并将这两种ITO玻璃用高分子电解质粘结形成灵巧窗口。当外加电压在-1.4V-+1.4V之间变化时,灵巧窗口在可见光区具有很显的透光率变化。  相似文献   
10.
烷基苯磺酸掺杂聚苯胺的特征及可溶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烷基苯磺酸(ABSA)为反离子质子酸,研究了大阴离子酸掺杂苯胺(PAn)的过程及其可溶性,表现溶解度和真实溶解度随溶剂和处理温度的变化表明大阴离子酸掺杂的特殊性;受分子链的运动和聚合物边间距影响较大,可溶部分的UV-Vis光谱的结果进一步证实这一结论,FT-IR对PAn和ABSA混合物在氯仿中的可溶物和不可溶物的结构分析表明掺杂过程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对溶解不利,而ABSA中的烷基直链结构对溶解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