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9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66篇
系统科学   56篇
丛书文集   198篇
教育与普及   16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3篇
现状及发展   31篇
综合类   446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99篇
  2001年   230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32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数据驱动的方法对 SiCp(0.5CNT)/7075Al 铝基复合材料的化学成分以及制备工艺进行了分析, 针对抗拉强度和延伸率两个力学性能进行了特征重要性分析, 构建了包含 8 种机器学习算法的集成框架, 自动进行模型的参数调优和最优模型选择,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材料逆向设计. 实验结果表明, 在 470 ${^\circ}$C 固溶 40 min, 120${^\circ}$C 时效 15 h 的热处理工艺下, SiCp(0.5CNT)/7075Al-1.0Mg 复合材料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的预测值为 617.48 MPa 和 2.98%, 实验值为 647.0 MPa 和 3.31%, 两项物理性能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s, MAPE)较小, 依次为 4.56% 和 9.97%. 这说明本数据驱动方法对铝基复合材料的工艺优化和性能提升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RE_Mg合金对固体粉末法硼、铬、铝共渗层成分、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发现随着RE_Mg合金加入量的增加 ,渗层中Al2 O3的量不断增多 ,当RE_Mg合金加入量为 5 %时 ,渗层中出现连续致密分布的Al2 O3黑区组织 ,对此进行了性能测试和机理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再次被事实所验证。日前,记者从河南省有色金属协会获悉,河南省电解铝的自焙槽已全部改造完毕,以采用点式下料技术、计算机智能控制技术、全密闭集气干法净化等为主的高新技术成为当代铝工业的主角。从此.河南铝工业告别了烟熏火燎,向当地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河南省铝石资源丰富,是铝工业大  相似文献   
4.
5.
研究了环氧乙烷与四氢呋喃的共聚.使用BF_3络合物为催化剂,1,4-丁二醇为共催化剂.找到了溶液聚合和本体聚合适宜的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环齐聚物的生成量为8%左右.找到了方便易行的纯化方法,通过纯化可把聚醚的环齐聚物含量降到1%以下,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7.
将快速傅里叶变换技术和数字滤波器设计技术应用于铝电解过程控制信号的滤波与噪声解析模型中,在160kA中间点式下料预焙槽上的试验结果表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热力学分析在连续镀锌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力学分析结合相图研究可用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在连续镀锌过程中,锌液中铝是一种很重要的添加元素。它对镀锌质量有直接的影响。但锌池中铝含量的测量与控制还存在困难。在对Fe-Zn-Al三元体系Fe溶解度曲线的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用Matlab编制了事家图形用户界面的程序,把热力学分析应用于计算锌池中的有效铝含量,将有助于热镀锌工业实现对铝含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大庆管输原油含蜡量高、高黏易凝、对包括 EVA在内的多种原油流动改进剂的化学感受性较差的问题 ,进行了 EVA- 1接枝聚合物的研制 ,包括十二烷基马来仲酰胺的制备及其作为接枝组分与 EVA- 1的合成 .利用红外光谱仪对十二胺、马来酸酐及其反应产物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 :十二胺与马来酸酐反应生成了十二烷基马来仲酰胺 .利用核磁共振波谱仪对 EVA- 1及其接枝产物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 :EVA- 1与十二烷基马来仲酰胺的接枝反应确实存在 ,接枝率可以达到 1 8.8% .对 EVA- 1及其接枝产物对大庆原油的降凝、降黏效果进行对比的结果表明 ,EVA- 1接枝产物对大庆原油的处理效果好于 EVA- 1 ,从而为新型高效降凝剂的研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