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7篇
  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819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40年   2篇
  1938年   3篇
  192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自2006年8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之后时隔八年,2014年11月中央再次召开外事工作会议。习近平在本次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是党中央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最新成果,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对外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此我有三点体会:第一,这次中央外事工作会议非常明显地体现了习近平的外交特色。一是充分体现了习近平的战略思维和历史观;二是辩证地分析形势,但又明确表达自己的主张。以前我们分析形势也是要求辩证地看,既要看到这一面,又要看到那一面。而这一次则提出"五性五不",即"要充分估计  相似文献   
2.
外交是处理主权国家之间的事务。作为外交工作的载体 ,外交语言有其不同于一般语言的独特之处 ,其显著特征就是讲究策略和礼貌。为此 ,外交家们常常运用外交辞令来发表会谈结果、回答敏感性问题以及缓和交际气氛。糊语言简明性、灵活性和概括性的特点恰好符合了外交语言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两金会晤”为转折点,朝鲜外交渐易常态,日益呈现出明显的全方位特征。朝鲜外交模式由保守单一到多边开放的转变是以后冷战时期朝鲜的一系列错综而深刻的国际国内因素为背景的。这决定了朝鲜推行全方位外交路线的战略性而非策略性。  相似文献   
4.
语言的模糊性运用于各种文体的分析,是近些年来中西方语言学家所关注的研究话题.本文介绍了有关模糊语言的研究概况,在收集的大量外交语言的基础上,从词汇、句法、篇章三个层面分析了模糊语言在政治外交语言中的应用,并由此得出外交语言的真正意图.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国国际地位的演变是引人注目的,它的演变可分为四个阶段:一、从世纪之初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二、从“一战”结束至新中国建立;三、从新中国的建立至中共十一届三会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总路线;四、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百年来中国由一个受压迫遭凌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逐步演变成为经济繁荣、国力昌盛的世界大国,它的变化与中国人民的斗争、综合国力的上升、世界格局的演变以及全面改革开放是密切联系的  相似文献   
6.
国内和国际形势新的发展变化决定了我国仍然要坚持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方针。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韬光养晦外交战略思想也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根据冷战后国际政治和中国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提出了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建立公正合理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共存,建立新的国际安全观等一系列外交思想。这是对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实践中对中国外交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世界局势正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发展战略由此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走和平崛起道路”思想的提出,是我们对自己和外部清醒审视的结果,是对人类历史智慧的提炼,是基于中国人民当前实践和当今时代特征的深刻思考,是基于对和平与发展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对当今世界脉搏的准确把握。和平崛起作为自身的角色定位,也是中国对世界作出的历史性重大承诺。“中国走和平崛起道路”思想的提出,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必将对中国和世界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是中美在清洁能源领域开展科技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中心成立于2009年,并于2011年正式启动运行,以产学研联盟的方式开展合作。本文阐述了中心成立的背景和重要意义,着重从论文和专利成果、产学研合作机制、知识产权管理等3个方面对第1个5年合作成效进行梳理分析,对继续深入推动中美清洁能源科技合作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2001年,联合国大会55/282号决议决定每年的9月21日为"国际和平日",并邀请联合国所有成员国政府和人民以各种方式宣传和庆祝国际和平日。2014年9月19曰。时值"国际和平日"来临之际,由中国世界和平基金会和北京国际和平文化基金会主办的"和苑和平节"活动在北京举行。中国世界和平基金会主席李若弘、北京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及外国驻华使团长、马达加斯加大使维克多·希科尼纳等来自中国外交、文化、新闻界知名人士及近70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商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