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62篇
丛书文集   41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66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正> 一、我国粮食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国40多年来,我国的粮食总产由1949年的1132亿kg发展到1993年的4564亿kg,基本上解决了11.65亿人的温饱问题。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国家采取了推广实用技术、改善品种结构、加快农田建设、建设商品粮基地、开垦宜农荒地、增加物质投入、放开粮食价格、扩大规模经营、发展“一优二高”农业等措施,使中国的粮食生产取得突破性的进  相似文献   
3.
采用成安区1949—2005年的统计数据和2000—2005年的土地利用调查数据,运用定性与定量描述相结合的方法,对咸安区56年间耕地资源变化特征以及驱动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56年间成安区耕地面积在不同的年份虽然有增有减,但是以减为主,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耕地面积下降的幅度和速度在不同时期存在显著差别,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3.形成上述特点的原因在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咸安区耕地变化的驱动力及其作用强度不同。4.国家政策在增加和保护成安区耕地上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而耕地后备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农业增产主要依靠提高单产,肥料的施用对作物单产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盲目施肥现象严重,这不仅造成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也影响了农业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6.
7.
利用景观学的研究方法,以GIS技术为支撑,分析了闽南长泰地区耕地、林地(包括果因)、草地、水域、城镇工矿居民用地、未利用土地等景观格局特征,研究了景观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破碎化指数、分离度、分维数等景观指数,显示出该区域多样性程度不高,景观类型以林地、耕地、草地单元为主,整体优势度较大,均匀度较低及“南耕北林”的空间景观格局特征,并指出了影响景观格局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貌特征和人类生产活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农业信息技术、精确农业及数字农业的概念及发展动态。根据天津耕地资源、水资源、农业环境状况等,提出了天津发展数字农业的必要性。针对天津沿海都市型农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有关天津发展数字农业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耕地非农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对1997 2003年重庆市耕地非农化过程进行了时空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重庆市耕地数量动态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行了探讨, 对如何缓解重庆市耕地非农化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结果表明: 重庆市直辖以来(1997 2003年)耕地非农化面积达20 403 31 hm2, 全市耕地非农化率为0 8%, 且各年期耕地非农化面积和非农化率逐年攀升且波动较大, 耕地非农化区域差异显著,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 一般耕地非农化率较高. 相关分析表明: 经济发展、城镇化和经营土地是重庆市耕地非农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0.
对陕西省人均粮食及人均耕地变化进行了时空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近50余年的绝大多数年份为人均粮食占有量的递增期,且不同时段的增幅不同;粮食增长率大于人口增长率的时期,对应人均粮食的增长时期;(2)1978—1998年绝大多数地、市人均粮食递增,且地域差异明显;(3)近50多年来全省耕地面积总体逐年递减,近10年来减少之势加剧;同期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造成人均耕地面积急剧减少.相关回归分析显示:各地、市人均粮食绝对增量与其相对增量之间呈正相关,人均粮食增加量占粮食增量的份额整体偏低;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及控制人口是增加全省人均粮食占有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