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29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子想尔注》与《列仙传》是东汉时期的两部有关神仙理论的著作,它们的阐述重点不同,前者重视理论建设,后者强调感性实践,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丰富了东汉的神仙思想,为后世道教神仙理论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天人观是老庄思想的核心问题.天人合道、以人法天与天人混同、天而不人分别是老子庄子天人观的基本内涵.与此相关,老庄对其天人观的文学呈现也各有特点.大略而言,老子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哲理品格与诗性感悟色彩,庄子的特点则是人物形象的系列化、理念化与寓言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有看独特而丰富的体闲思想内涵,主要受到老庄哲学的影响。按照历史的逻辑和文化之间的联系,我们可以从先泰文化、魏晋六朝的隐逸文化、唐宋文化、明清休闲小品文和近代文人闲适文化的休闲思想中,看到休闲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齐物论>为庄子内篇中重要篇章,体现道家哲学的中心思想,历来认为是庄子自著.根据司马迁<史记>没有记载此篇作为提出问题的依据,再通过<齐物论>与<老子>、<慎子>等比较,其言论多有相类之处.从著作年代看,<淮南子>有关言论为<齐物论>作注,<齐物论>产生不迟于<淮南子>;从<齐物论>综合<老子>、<慎子>及公孙龙子诸说看,其著作年代不得早于战国晚期,可见<齐物论>非庄子自著.  相似文献   
5.
《老子》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纵观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老子》都有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从《老子》的宇宙论、人生论、政治论、方法论和艺术论诸方面来观照《老子》思想的现代意蕴。  相似文献   
6.
茶树之根在中国,茶道之魂在华夏。茶与中华传统文化结缘,孕育出精深而古朴的茶道。茶道作为茶者的精神家园,彰显茶人一生的信仰和追求。以茶为媒,以茶载道,进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中国茶道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智慧,更直接的体现是历代茶人对自然志趣的执着追求。因此,中国茶道是由茶入道,品茶修道,因茶悟道的完美过程。  相似文献   
7.
中国哲学当前的重要研究热点问题在于传统哲学的未来发展之路。而其发展的重要路径是弘扬其合理成分,如挖掘传统哲学中的系统思想。以《道德经》为例,其富含整体性、动态性、关联性、有序性、目的性和自组织性等思想,应该深入发掘,发扬光大,为今天的科学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老子的无为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子的无为而治为其治国之理想境界。而要实现自然和谐的理想社会,崇尚节险,爱惜民财,才能广积少费,和谐有效地利用资源。谦下不争,君主就可以王有天下,贤人能重用,国际间达到和平共处。老子的和谐思想对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孔子和老子在义利观上有相近之处,包括把利进行划分,强调要爱惜民利,指出了精神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但更多的还在于区别和差异上,主要表现在义对利的作用认识、利的等级适用、对待社会发展的态度和义利观的性质等诸方面.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