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6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定量构效关系方法和遗传算法对13种芳烷基羟肟酸类捕收剂的锡石-萤石浮选分离选择性指数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研究,旨在预测羟肟酸捕收剂对锡石-萤石浮选分离的选择性能.采用快速分子描述符和量子化学描述符建立了两种选择性指数的二元因子模型,选择性指数1的模型5和选择性指数2的模型6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68和0.796,R2cv分别为0.779和0.590.使用留一法对两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785和0.615,使用测试集对两模型进行外部验证,所得两模型的平均预测绝对误差分别为0.095和1.939.指数1模型具有真实有效性和较好的预测能力,能够有效预测羟肟酸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国产羟肟类萃取剂2-羟基-4-仲辛氧基二苯甲酮肟(代号N_(530))进行了萃取分离钴镍的研究。实验所用有机相为20%N_(530)磺化煤油溶液,水相分别为钴(Ⅱ)、镍(Ⅱ)氨性硫酸盐、氨性氯化物及氨性碳酸盐溶液,研究结果表明:钴(Ⅱ)镍(Ⅱ)的萃取率均随水相平衡pH值及铵盐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的影响不显著,钴(Ⅱ)的萃取速率大于镍(Ⅱ)的萃取速率。N_(530)分离钴(Ⅱ)镍(Ⅱ)可用反萃取方法,即先用小于0.05mol/LH_2SO_4溶液反萃取镍(Ⅱ)后,再用NaCl(50g/L)和HCl(4mol/L)的混合液反萃取钴,经多级反萃可使钴反萃完全。若在水相添加适量的(NH_4)_2S_2O_8,或通入空气,或把料液敝开静置,均可使钴(Ⅱ)氧化成钴(Ⅲ)的氨合配离子。此时钴的萃取率下降,而镍的萃取率不变。这样控制适合的条件,便可以通过单级萃取有效地分离钴镍研究。结果还表明,在酸性溶液中铜(Ⅱ)、铁(Ⅲ)可被N_(530)萃取,但钴、镍不萃,因此可用萃取方法净化除去料液中所含的铜、铁这些杂质金属。  相似文献   
3.
易雕  王雪 《贵州科学》2020,38(4):67-70
为了更好的揭示羟肟酸类捕收剂与白云石作用机理,利用Materials Studio(MS)软件建立羟肟酸捕收剂在白云石矿物表面的吸附模型,通过分子模拟技术模拟计算了真空环境下药剂分子与白云石矿物的相互作用能。从原子尺度揭示了捕收剂在白云石浮选中的捕收机理,研究表明吸附能的差异是导致捕收剂选择性捕收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一种反相HPLC方法对几种芳烃衍生物型捕收剂的分离和测定.该法借助色谱柱LiChroCART100RP18(5μm),流动相:甲醇-水-5%H3PO4-5%H2SO4(45∶55∶4∶0.5,体积分数)和紫外检测器在285nm波长下进行.在0.0005~0.01g/L浓度范围内,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1%~2.4%.水杨羟肟,苯并三唑,水杨醛肟,水杨酸,铜铁灵等的检出限分别为1.0×10-6,0.2×10-6,1.0×10-6,5.0×10-6和6.0×10-6g/L,所研制的方法已应用于矿物浮选过程实际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甲异羟肟酸与甲羟肟酸互变异构的MNDO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半经验MNDO方法研究了甲异羟肟酸与甲羟肟酸的互变异构平衡。确定了互变异构体及过渡态的几何构型、相对能量和活化能。得出甲羟肟酸的能量比甲异羟肟酸低10.0kJ/mol.同时得出甲异羟肟酸经1,3-分子内氢迁移互变异构为甲羟肟酸的活化能为271.0kJ/mol.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从硫酸介质中用二-(2-乙基己基)-磷酸(D2EHPA,H2A2,P204)与C5-7羟肟酸(HR)协同萃取Ga^3 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经斜率法和饱和容量法确定了Ga^3 萃合物的组成,计算了其表观平衡常数,并利用红外光谱探讨了萃合物的结构,结果发现,在高酸度H2SO4介质中体系有明显的正协萃效应,Ga^3 离子的萃取率显提高,其机理是以离子交换的形式进行的,萃合物的结构式为Ga(HA2)R2。  相似文献   
7.
8.
为了寻找新型非线性光学材料,采用筛分法,从2-甲基吡啶出发,经过五个中间体,合成N-氧化4-硝基吡啶2-甲酰羟肟酸,获得了较好的产率,并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同时发现N-氧化4-硝基吡啶2-甲酰羟肟酸及系列产物都是新型非线性光学材料.  相似文献   
9.
以猪油为原料合成羟肟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猪油为原料,采用甲酯法和甘油酯法2种方法合成羟肟酸,对肟化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2种方法所得的产品中烃链都以C18为主,其次还有C14,C16和C20及少量不饱和烃基.2种方法的优化工艺条件是:对于甲酯法,w猪油:w(NH2OH·HC1:w(NaOH)=5.00:1.00:1.34,肟化反应温度为45℃,时间为6 h,羟胺转化率可达70.2%;对于甘油酯法,w猪油:w(NH2OH·HC1):w(NaOH)=5.00:1.00:1.23,肟化反应温度为45℃,时间为8 h,羟胺转化率为60.1%;采用甘油酯法时,不需经历甲醇醇解,避免了使用有毒原料甲醇,得到的羟肟酸产品呈固状,可直接用于浮选工业,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矿物浮选用表面活性剂水杨羟肟酸和F203的方法.在试验确定的最佳实验条件下,水杨羟肟酸的线性范围为(0.050~1.0)mg/25mL,F203的线性范围为(0.010~1.0)mg/25mL.,两者混合测定时,其线性范围不变.人工合成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水杨羟肟酸的回收率在88%~106%之间,F203的回收率在85.5%~107%之间.还对矿物浮选后的实际样品进行了测定,得到单种药剂和混合药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量符合一般等温吸附规律,并能很好地解释矿物浮选时药剂之间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