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简述了罗振玉的生平及学术成就,结合罗振玉的印作,从清代学术与艺术发展的视角对罗振玉的篆刻艺术风格以及书法艺术风格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罗振玉将印章研究与学术研究熔为一体,印章风格与书法风格一致,从而启示当代的篆刻、书法学习者重新审视书印艺术的继承与创新关系,对当今学习篆刻者极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被俗称为"无卧牛之地"的洛阳地区有很多很多的古墓,也就是说尽是墓葬多到连牛休息的地方都没有。清末当陇海铁路修到这边后,发现了许多唐三彩。当时人们并不懂,只是把一些随葬的青铜器、玉器和金银首饰拿回家,甚至把一些唐三彩砸坏了。后来有些人把唐三彩拿到北京的琉璃厂卖,被王国维和罗振玉先生看到了,这才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此后,随着国内外的古玩商人对唐三彩  相似文献   
3.
问卜中华     
一话说一七九九年,按西方历法,也就是十八世纪的最后一年,刚开春,乾隆皇帝就去世了。"康乾盛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抹灿烂的晚霞,那么,这也就成了一个真正的"世纪末"。十九世纪对中国而言,实在是黑暗的深渊。那么多炮火,那  相似文献   
4.
张謇与罗振玉都是生活在我国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急剧转变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亡国与灭种的可能,两人共同高举教育救国的旗帜并付诸于实际行动,对我国清末民初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在实施教育救国过程中尽管许多见解是一致的,但由于两人的生活背景不同,政治目标的追求也不同,这就构成了两人的差异.但他们都给后人留下了一笔极丰富的物质与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旧制度、旧思想逐渐被打破,与此相应的新制度、新思想尚未建立,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正处于新旧交替的时期。人们接受了近代一些新的思想观念,又都或多或少地存留着封建旧思想。罗振玉也不例外,他的教育思想中既有近代化的新理念,又有传统的旧思想。他在从事教育的十余年问,出资创办了东文学社,培养了王国维、樊炳清等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6.
19世纪末20世纪初,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普及教育的重要,一股倡导普及教育及义务教育的思潮逐渐形成。自1898年起从事教育实践与研究的罗振玉极力宣传普及教育及义务教育。由于他的宣传,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张之洞的"人才教育观",使义务教育政策在"癸卯学制"中得以正式确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