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3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202篇
系统科学   30篇
丛书文集   226篇
教育与普及   267篇
理论与方法论   61篇
现状及发展   42篇
综合类   549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97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302篇
  2008年   355篇
  2007年   340篇
  2006年   275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273篇
  2001年   261篇
  2000年   223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32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8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crystallization properties and morphology structure of the cationic dyeable polypropylene fibers which were produced by the blending spinning method were studied by making use of X-ra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It comes to the conclusions that the larger the crystallite size in the fibers is , the better the dycable properties of the fibers are and there is a little 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 dyeable agent and polypropylene resin. And the dye-uptake of the fibers may be up to 90% because the dyeable agent can uniformly be scattered in polypropylene.  相似文献   
2.
用光学显微术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对30、40、60、T8、T12钢马氏体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奥氏体化温度越高,获得板条马氏体的量越多,奥氏体化温度超过某个临界值时,中高碳钢均可获得全部板条马氏体组织。钢的含碳量越高,获得全部板条马氏体的临界奥氏体温度越高。在该温度以下淬火时,30、40、60钢先形成板条马氏体,后形成片状马氏体;T8、T12钢先形成片状马氏体,后形成板条马氏体  相似文献   
3.
对二甲苯分离提纯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混合二甲苯中分离对二甲苯的现有工艺进行了总结,综述了对二甲苯分离工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指出吸附-结晶集成分离技术将是对二甲苯分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以书的物质形态和表面特征来研究版本的学问就是版本学。古籍整理的重要任务就是选择好的版本,经过精心校勘,校正错讹,补充佚漏,删削衍文,适当标点和注释。只有版本好,校勘好,才能得到好的版本,达到整理古籍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这本书涉及了蛋白质在溶液中的相转变、自组装和聚集行为等问题。其主要目的是向跨学科的读者介绍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书中主要讨论了蛋白质优质结晶的问题,指出其瓶颈在于晶体的成核。由于蛋白质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功能,因此非常有必要培养出优质的晶体来确定其结构,其中遇到的主要挑战是确定具备最佳成核条件的溶液初始状态。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知识分子民间立场、民间文化形态、民间审美形态、民间隐形结构等一系列学术范畴的建立,突破了文学史叙述在知识分子/政治意识形态、传统/现代等二元结构上的局限,拓展了文学研究的多维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7.
首次记述了芋蝗、紫胫长夹蝗和黄翅腫蝗三种卵囊及卵粒的外部形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卵壳表面的细微结构作了观察。并对蝗卵形态与蝗虫分类的关系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8.
从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历史进入了近代,中国迈开了走向现代化的步伐。物换星移,沧海桑田。古老的中国遇到了“数千年未有之强敌”的挑战,产生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发生了动荡、革命。传统的政治和社会秩序逐步走向崩溃瓦解.军阀就是政治和社会秩序彻底分崩离析的象征和产物。军阀政治是近代中国的特殊政治形态;  相似文献   
9.
植物叶序为什么只有三种(互生、对生、轮生)基本型式?是什么性质使所有四足脊椎动物肢体具有基本类似的结构?那种复杂完美的结构如眼睛是怎样发生的?这些都是生物学上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存在两种绝然不同的解释方式。一种解释的基本观点是,一旦生物体出现某种作用过程,如叶序型式的产生,除了某些与条件有关的简单修饰和调整外,就无需改变。一旦四足动物祖先偶然出现肢体这种基本结构,最好办法就  相似文献   
10.
经济形态演进和社会形态发展均有其自身规律性,但二者的发展又具有非同步性、非对称性。这就决定了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商品经济是并行不悖的。进一步认识经济形态与社会形态的非对称性,对于落实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加快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