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9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06篇
系统科学   52篇
丛书文集   94篇
教育与普及   263篇
理论与方法论   66篇
现状及发展   18篇
综合类   164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锂硫电池具有高比能、低成本、环境友好等优点,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下一代二次电池体系之一.受限于硫的本征绝缘性、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界面副反应、锂枝晶生长等问题,锂硫电池的商业化应用还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结合本课题组近年来在锂硫电池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提出了硫正极反应机制的调控、电极结构设计、电解质改性优化策略,实现了锂硫电池综合性能的协同提升;最后对锂硫电池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总量类型和流速——流量模型两种方法测算了泰安岱庙的游客合理容量,提出了维持其合理容量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三江平原川谷地中低产田土壤主要低产障碍因素是N素,制订了N素的调控措施,建立了水稻吸氮S型曲线和土壤供氮曲线。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地处内陆腹地,干旱少雨,水资源十分紧缺,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按现有水利工程供水能力分析,现状供需水缺口达10亿立方米左右,水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建设“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以水定地,配水到户,水量交易,水票运转,公众参与,城乡一体”的一整套节水型社会运行机制,是我省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最根本的出路。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对甘肃来说更是一场革命,主要是思想意识上的革命和制度上的革命。首先要转变人们的观念,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树立水是商品、水是…  相似文献   
5.
叶刚 《科技咨询导报》2007,(15):172-172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中央、省、市的方针政策大多都要靠基层来落实,基层单位担负着大量的工作任务。基层机关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关乎到基层工作的好坏与成败。基层单位的工作好坏,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和百姓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6.
理论界对税收职能的论述,虽然观点不尽一致,但不管怎样表述,税收的各种职能,最终都要通过税收征管来实现。征管工作的质量,时实现税收的职能有重大影响。要使税收职能作用能发挥到最佳状态,基本前提是有效的征收、规范的管理、严格的稽查,也就是税收征纳行为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问题是一个永恒的社会问题,文中从心理素质角度对青少年的人格和塑造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分配原则应是按劳动力市场价格进行分配。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深层次改革的目标模式可以概括为“市场调节工资,企业自主分配,国家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9.
高梁光调控基因psbA5‘—末端非编码区的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施晓梅  孙凯鸣 《科学通报》1993,38(9):832-835
  相似文献   
10.
大家都知道“衰老”。 那未端粒是什么呢? 端粒与衰老又有什么关系? 把话扯得远一点。人年岁大了,头发变白了,皮肤起皱了,腰杆弯曲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这致命的老化现象。 诗人李白对衰老颇有感触:“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一千多年过去了,多少的感叹,多少的无耐,人,总无法了解衰老的真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