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4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跨域资源和移动代理功能查找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的算法,并讨论了如何提高查找效率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纺杯轴承的卸载装置。该装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平衡龙带对纺杯轴的压力和驱动摩擦力,使轴承载荷大大降低,从而为使用空气轴承创造了有利条件。对卸载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最佳安装角α的值,可行性试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集聚区内须条的集聚过程分析,建立须条的受力模型,发现须条在集聚过程中会产生附加捻度,并且对影响须条附加捻度的各种因素:异型管开槽长度、负压大小、须条和网格套圈间的摩擦因数以及异型管的曲率半径进行了分析。设计相关实验对集聚区内须条的力学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集聚区内须条的力学模型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4.
纳米二氧化硅水分散体的制备及复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粒子紧密堆积数学模型计算得到不同粒径硅溶胶粒子间的最优配比,在此基础上合成了3种不同单分散粒径的硅溶胶。将不同粒径硅溶胶按数学模型计算的比例加入到钾水玻璃中,复配制备了不同纳米二氧化硅水分散体。与由单一粒径硅溶胶形成的膜相比,由不同粒径硅溶胶复配后形成的膜,呈现出较高的结构致密性和憎水性,与由粒子紧密堆积模型推导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5.
苏冀宗 《海峡科学》2006,(8):80-80,84
通过对南湖一号井紧密褶皱煤层开采的煤炭安全生产管理,抓紧对开采紧密褶皱煤层的安全生产教育,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利用紧密褶皱煤层开采有利于安全的因素,消除不利于安全生产的因素,认真参加检查、验收,加强现场管理,积极参加安全生产技术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实现煤炭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小波变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及其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技术,小波变换应用于图像压缩编码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利用无规飞行高斯模型,研究四个分离的紧密接触对的分子链构象,推导了四紧密接触对的12种不同拓扑构象的几率分布理论表达式,计算了相应的几率分布的相关函数。这为理论上研究生物高分子结构特征和动力特征提供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超网络是描述真实世界事物间日趋复杂关系的最一般且无约束的数学模型,其无标度特性是重要的研究内容.超网络无标度特性的研究基础是超度的分布特性,但是超度的定义是着眼于单个节点的.为了探究超网络中广泛存在的群体特性从而更充分地发掘超网络表示复杂系统的结构优势,本文扩展了超网络中超度和超度分布的概念.在提出的紧密相关集概念的基础之上,给出了组度的定义,进而提出了组度分布的定义.随机均匀超网络的理论解析结果显示其组度分布服从泊松分布.已有的按BA模型推广构建的超网络模型(通常称为无标度超网络)的超度服从幂律分布,仿真实验表明,其组度也服从幂律分布.在真实超网络上的研究发现,超度的分布特性并不能完全决定组度的分布特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充实超图理论的内容,对超网络中群体特性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拓宽网络科学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对用可溶性维纶(PVA)伴纺生产高支高密纯棉色织面料的两种工艺路线("纱线染色、织造、退维"和"纱线退维、染色、织造")进行分析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先退维、后染织"的工艺路线,退维股线的强力较低,可织性差,进行产业化生产的难度较大;采用"先染织、后退维"的工艺路线,织造效率和布面质量能得到保证,可应用于产业化生产;色织布退维后,织物的白度降低,颜色变浅,但无明显沾色现象.  相似文献   
10.
根据电力使用部门的需要,对钢芯铝绞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高度紧密性及表面圆整度和光滑度,为此,在管式绞线机上加装预扭装置,使产品符合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