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0篇
系统科学   40篇
丛书文集   129篇
教育与普及   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9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165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获取精确的刮板输送机离散元模拟结果,基于回转输运试验,通过响应面法对煤料的接触参数进行修正.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考察接触参数对受力及堆积角的影响,发现煤-钢静摩擦系数、煤-煤摩擦系数具有显著正效应.根据爬坡试验结果,以受力及堆积角为响应值规划Box-Behnken试验,建立受力、堆积角与显著项间的二次回归多项式,以实测数据为目标值求得最佳参数:煤-钢静摩擦系数为0.401,煤-煤静摩擦系数为0.333,煤-煤滚动摩擦系数为0.041.通过不同输运条件下的回转试验验证了参数的准确性,为刮板输送机的离散元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聚酯多元醇、异氰酸酯以及扩链剂、催化剂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用于食品软包装的塑料凹版印刷聚氨酯油墨连接料。该连接料与其他溶剂型连接料最大的不同在于树脂无毒性,不含酮和苯系物,且聚氨酯树脂挥发较快,得到一种系列油墨配方简单,符合食品油墨包装要求连接料。  相似文献   
3.
《科学之友》2015,(3):20-21
<正>琉璃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需要经过十几道严谨的工序才能完成,而且主要依靠手工制作,当中的每个环节丝丝相扣,不能有半点疏忽和过失。尤其以烧制为最,把握之难更可以说是一半靠技艺一半靠运气,一旦出现一点点问题,十数天、十几道工序、多少人的努力就立刻付诸东流。  相似文献   
4.
Barkhausen效应测定铁磁材料内应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营养丰富,适用范围广,是培养食用菌母种的优良载体.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由于取料困难或程序繁琐而不尽如人意.下面介绍几种替代PDA培养基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6.
提出切割与裂纹技术替续运用的断料方法,利用断裂力学对这种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为使热学第二定律数学表达式的推让条件和适用范围一致,应从任意热机正转和倒转两个方面去分别堆导此表达式。  相似文献   
8.
散打项目的比赛特点,决定了其训练是高强度、高密度大运动量的训练,这种性质的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刺激,势必给机体带来强烈的反应。因此,应根据不同性质和不同内容训练及机体能力恢复的异时性规律,科学安排恢复训练的方法,再通过合理的营养补充,促进运动员机体的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9.
微连接用无铅钎料及稀土在钎料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微连接用无铅钎料的应用研究现状,指出SnAgCu系合金因良好的综合性能将成为最有潜力的锡铅钎料替代品。基于对稀土在钎料中应用研究成果的分析,认为添加微量稀土有望成为改善SnAgCu系无铅钎料蠕变性能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稀土资源开发低Ag的SnAgCuRE系钎料,应当成为中国今后无铅钎料研究开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连带责任与不真正连带责任、补充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常相混淆,本文从产生原因、风险负担等诸方面比较分析了三种责任形式的共性与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