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9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27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52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晶体的生长形态与形成该形态的物理化学条件,最终控制显微结构的形成,是材料科学的重要研究任务。本文研究了工业应用的电熔AZS材料中出现斜锆石晶相,刚玉斜锆石共晶体、斜锆石-莫来石共晶体的形貌。从凝固过程出发,运用界面结构理论及成分过冷等概念,对AZS材料中各晶相的形貌及其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关联起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CaO稳定的氧化锆、锆英石、Si3N4及活性α-Al2O3体系反应烧结制备O'-Sialon—ZrO2复相材料过程中物相组成的变化及显微结构特征一结果表明,1550℃下体系中已经形成了所谓的过渡液相,这种过渡液相的存在,加速了锆英石的分解,促进了O'-Sialon“溶解-扩散-再结晶”的结晶过程。1600℃及以上温度烧后,锆英石完全分解,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基质中O'-Sialon针状晶体发育长大并形成了比较紧密的、晶体间相互交织的显微结构,与此同时,由于Ca^2+的脱溶,稳定氧化锆骨料大晶粒分解为相对细小的m-ZrO2。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制造具有新颖结构的微型器件和材料(例如微电子器件、微机电系统和各种先进材料)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这种发展使得热科学领域中的热现象。从发生在大量级结构中转移到发生在级结构中。对于更好地理解和控制能量传递而言,这种转移既提出了挑战又提供了机遇。本文从微尺寸、微结构和微时间三方面说明了上述微量级热现象。  相似文献   
4.
运用精细化工艺方法,选择适当的矿化剂,采用矾土生料和锆英石砂烧结合成锆莫来石材料,试验表明:引入矿化剂或提高烧成温度均可以促进锆英石的分解,加速固相反应和烧结的进行。1550℃保温2小时烧后的试样具有良好的显微结构和常温性能。  相似文献   
5.
6.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动态光散射(DLS),研究了磷酸三酯(PTA)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混合体系在水溶液中囊泡的自发形成及其向管状结构的转化.当PTA/SDS摩尔比为3︰7,总浓度为0.01mol/L时,观察到球状囊泡聚结成直径约100nm,长度约7000nm的管状结构.而且管状结构的直径、长度及数量均随表面活性剂总浓度及样品放置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增长.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根据显著观测和发光光谱的测试结果表证实了在ZnS:Cu单晶中,蓝色铜发光中心及绿色铜发光中心的分布和位错线区域的横向与纵向的显著与纵向的显著结构有着固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硅灰石及伴生矿物的显微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电子探针观察分析了广西平乐硅灰石矿点中硅灰石的显微结构及其伴生矿物的嵌布情况和显微结构,为硅灰石的选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金属蒸气真空弧(MEVVA)离子源技术对强流Ti离子束注入到纯铜表面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材料表面层的机械性能测试表明:强流Ti离子注入纯铜后材料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均有提高,相对于纯铜基体,5×1017 cm-2注量注入可以使材料表面硬度提高2.3倍,使表面摩擦因数下降14%.注入层的X射线结构分析表明:金属离子注入后,在纯铜表面注入层中析出了合金相,合金相的析出是材料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重金属镉和铜处理了6d的长喙田菁根和叶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镉还是铜的处理,亚显微结构的变化均相似,而且植株外观形态变化与亚显微结构的变化相吻合。通过实验可看到,0.10mmol·L-1是镉和铜处理长喙田菁的临界浓度。而细胞中已破坏的细胞器和未被破坏的细胞器的共存表明,长喙田菁细胞中存在对镉和铜的耐性机理,使植物在镉和铜的处理下仍能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