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8篇
  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116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论西方侦探小说之叙事模式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近百年来欧文美学批评界的有关侦探小说叙事的研究做了回顾。论述了注重读者反映的早期批评;形式主义-结构主义贯穿其中的中期批评;承先启后,面向未来的近期批评。集中分析了研究者有关侦探小说叙事之内在的自我观照性和互文性问题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影片《图雅的婚事》是导演由纯个人化表达向电影故事性转变的探索,因此更注重电影叙事表达和影像表意性。影片贴近于普通人的现实生活,表现真实的生活质感,赞扬人类面对无奈命运时自我救赎的乐观坚忍精神。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俄罗斯文学在叙事结构上往往遵循的是封闭型的叙事框架,新俄罗斯文学时期这一传统的叙事结构被打破,呈现给广大读者的是开放性的叙事框架.  相似文献   
4.
台湾意识形态广告公司是一家风格非常鲜明的广告公司,其广告诗文案极具开创性和颠覆性。本文从文化、语言及叙事功能三个层面分析了意识形态广告诗文案的特点,重点阐述了它在内容上对传统文化的消解与重构,在语言及叙事功能方面的突破与超越。  相似文献   
5.
电影是从戏剧中产生的,电影的作们始终探索着突破戏剧化模示。本以经典好莱坞的侦探类型片《唐人街》的剧本前十页为例,分析经典好莱坞电影中的人物塑造。该片人物大都是静态的叙事媒介。他们激化并最终从属于情节的运转,这与亚里士多德的经典戏剧理论是一致的。而《公民凯恩》是好莱坞经典叙事的突破和新商业片的模示,以闪回结构塑造人物,跨越时空,切换凯恩的一生的不同时期。该片塑造的人物是有血有肉的,多维度的,“现实主义”的个性化的人物。影片所蕴含的对凯恩这存在主义人物的深刻描述和对美国社会的自省也是通过这种结构得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逃离与穿越是墨白中篇小说创作在处理与现实关系上的基本策略和个人立场,形而上与形而下、虚幻与真实、存在感与现实性、感觉与具象高度和谐地融入本中,赋予了主题的超越性;同时,在艺术探索上,墨白为当代学也提供了新鲜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Protel的主要组成及其仿真特性,分析了它在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前景一实用、安全、高效、所见即所得.通过对MC1496双差分对平衡调制电路的仿真分析,直观、清晰、实用、简明而严谨的对理论进行了验证,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8.
库切是当代世界文坛上一位对文学创作有着独到感悟和见解的小说家。在其最具争议的《等待野蛮人》中,他寓言般的写作方式不是直接诉诸说教,使得读者可以将其放在不同的语境下加以解读。结合叙事学理论,探讨叙事视角,叙事聚焦,叙事语气如何推动对此小说主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作为先锋作家,北村突出先锋小说的形式实验特点,写出了形式感很强的“者说”系列小说,而到了1994年的《玛卓的爱情》却转变到注重故事的讲述,以变换叙述者的形式,体现其先锋小说的特点,这种“多声部”的叙事方式造成一种音乐“混响”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新时期“先锋小说”的板块上,马原写下了亮丽的一笔。这主要不是依赖他作品的内容,更多的则是他那恶作剧般小说叙述的“陌生化”形式。其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有意识地创作了“活页小说”,形成类似“元小说”的效果。但马原最终被读者抛弃与他最初被读者接受一样,都是因为“形式”,这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中国新时期“先锋小说”的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