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9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3年1月,全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气中。北京市气象台发布了该市气象史上首个雾霾橙色预警,部分地区PM2.5浓度一度超过900微克/立方米。有报告显示,中国500个大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自从"雾霾"、"PM2.5"等词汇进入人们的视线后,伴随而来的是各种空气净化器竞相出现在市场上。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或空气清新机,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目前市场上的空气净化器质量参差不齐且价格不菲,因此,我想到能否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一款空气净化器,方便家庭使用。  相似文献   
2.
圆石 《科学大观园》2014,(10):65-65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位养猫爱好者花费3.5万美元将房屋改造成猫的天堂,主要包括为宠物猫修建螺旋通道和攀爬壁架以及安装排气装置,确保空气清新。这位养猫爱好者共喂养了18只猫,为了给它们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主人在室内墙壁上安装了很多彩色的壁架,而且增添了童话色彩。  相似文献   
3.
六月的杭州下过。场雨,空气清新温润,深吸一口气,仿佛一下子体会到了江南的味道。“江浙”是一片富庶的土地,“江南”是一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名词,杭州是一座满是故事的城市,而今天我们故事的主角不是文人墨客,不是商贾巨子,而是一位质朴的农民。  相似文献   
4.
刘斌 《科技信息》2010,(36):I0294-I0294
伴随着当今城市化的逐步加快,城市的发展与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矛盾已经摆在了我们的眼前。人与自然如何才能和谐共处,如何才能将大自然的壮丽与秀美融入到城市之中,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曾所说:"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人们生活在高楼林立,交通繁忙的城市环境中,迫求需求绿树成荫,鲜花缤纷,空气清新的城市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陈治光 《科技潮》2009,(6):22-23
四海镇平均海拔700米,森林覆盖率85%,为全国绿化百强乡镇之一,年降水550600毫米,无霜期150天左右,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是消夏避暑休闲旅游胜地。现辖区内有18个行政村,总人口7000人,总面积115.7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6.
匡贤玲 《广东科技》2007,(11S):14-14
在广东云浮市云城区的斗带村,空气清新,乌语花香,香港人张绍老伯回乡颐养天年。他每天必做的功课是绕着洁净的村道悠闲散步,享受这个全市第~条生态文明村带来的福泽。  相似文献   
7.
北京上方山拐枣的现状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宏程 《大自然》2009,(5):38-40
上方山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岳各庄乡境内,距市区70公里,最高峰海拔860米。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林海茫茫、峰峦叠翠、洞峰奇绝、空气清新,有“天然氧吧”的美誉。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建于1992年.总面积约330公顷。  相似文献   
8.
海珠客运站环保设施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海珠客运站的建成运行将是广州市重要的公路客运主枢纽,该客运站于2002年建成投入使用,其设计方案独具匠心,集建筑艺术与现代科技于一体,是高科技、智能化、生态化、人本化完美结合的新型公路客运站场。在建筑设计上引入室内园林和平台绿化概念,并采用轻钢结构,体现了建筑的时代性。该客运站总用地面积36500平方米,发车卡位20个,设计日发送能力为25000人次,日发班为800班次。 一、生态环保设计理念 海珠客运站运用国内外最先进的环保技术,对与环境有关的光、气、音、物、水等进行有效处理。在保证客运站安全、耐久、舒适的条件下,采取诸如:实效汽车  相似文献   
9.
苏州东山镇古锦位于太湖洞庭东山海拔294.4米的主峰莫厘峰西麓,空气清新,光照柔和,气候宜人,唐代中叶以来这里就是洞庭(山)碧螺春的主要产地,这里的农民世世代代以种茶,卖茶为生。首开洞庭(山)碧螺春茶自主品牌先河的“古尚锦”茶坊就坐落在这个依山傍水的人间天堂。  相似文献   
10.
春天的苏州是美丽的,风很柔和,空气清新,太阳温暖,位于苏州市东方大道1688号的苏州市南环桥农副产品市场3月19日刚刚搬了新家。踏入新市场,一期主体工程初步竣工,苏州市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已经初具雏形。一眼望过去,一排排整齐的蔬菜大棚,一个个醒目的门类标识,一辆辆满载货物的卡车,驻场客户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已经可以预见明年的这个时候这里将是怎样的一派繁荣景象。记者就此采访了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孟新鹤。在一个10米见方临时租用的工棚里,孟总接待了记者。与市场的壮观景象相比,这里则相形见绌。就是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苏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