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孤岛时期"的穆时英、刘呐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文学史上,穆时英、刘呐鸥在伪上海"孤岛时期"的活动扑朔迷离,对其身份、死因说法各异。这对"新感觉派"的研究很不利。现结合新发现的资料和汪伪时期上海报界的实际情况,认为他们都曾效力于汪伪汉奸政府的新闻宣传;但穆时英并不是汉奸,他的身份是中统特工但被军统误杀;刘呐鸥虽然是汉奸,但他是因赌场经济问题被青红帮暗杀,不是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2.
穆时英的小说大都反映上海大都市的繁华、喧嚣、快节奏的生活,着重表现都市文化语境下人性的疯狂、压抑与苦闷.然而,他的小说《父亲》、《旧宅》、《百日》却是有别于其表现都市文化的作品,洋溢着以血缘亲情为纽带的家庭温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繁华都市背后儒家文化主导下的叙事空间,具有明显的传统儒家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3.
穆时英是一位对生命个体内在生命深切关注的作家。这主要表现在他对生命个体本能的揭示上:一是对社会底层这一特殊人群生存处境被剥夺,而由死的本能所带来人性的可怖性;再则是对现代都市文明人性复杂性的揭示。  相似文献   
4.
穆时英“都市体诗化小说”强化了小说的抒情功能,通过诗的意象的组合、色彩的字眼、诗的语言和修辞的技巧,使小说有一种忧郁感伤的色彩,为都市体诗化小说创造了一种新的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5.
穆时英的部分小说里出现了"pierrot"(丑角)的角色。在"pierrot"身上,表现了作家对个人存在的思考:都市人在高度物质文明的享受之下,精神上却是寂寞和孤独的。他们寻找不到精神的信仰和存在的意义。也就是说他们占据了物质之有的同时却发现了意义之无。但是他没有像西方存在主义作家那样将之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而是选择了逃避。因此这种思考是模糊的、零乱的。  相似文献   
6.
被李欧梵称为"直接向茅盾的作品挑战"的穆时英的长篇小说《中国一九三一》的一部分佚文的发现,对理解穆时英的创作以及30年代的文学秩序都有重要意义。它说明了穆时英的创作与左翼文学之间所构成的既追随又抗拒的关系,同时也说明了中国文坛与世界文坛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各种思潮纷纷涌入中国的同时,世纪末思潮也悄无声息地来到了中国,并对当时及其后的中国文学创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风靡一时的新感觉派,其小说创作便留有世纪末思潮影响的痕迹。新感觉派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都市的“梦游者”形象,“战栗和肉的沉醉”,以及“中国式的世纪末苦闷”,都能从西方19世纪末的一些文学作品中找到它们的影子。  相似文献   
8.
穆时英是一位对生命个体内在生命深切关注的作家。这主要表现在他对生命个体本能的揭示上 :一是对社会底层这一特殊人群生存处境被剥夺 ,而由死的本能所带来的人性的可怖性 ;再则是对现代都市文明人性复杂性的揭示。  相似文献   
9.
被称为"新感觉派圣手"的青年作家穆时英深刻地领悟了现代都市生活中个体生命的精神困境,并以其娴熟的新感觉化技巧,对上海这一"建在地狱上的天堂"进行了彻底地批判和揭露,创造了迥异于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都市文学,体现了现代派文学关注个体生命精神的现实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