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我国汉族南方诸族群中的“福佬人”,其“福佬”的名称系由历史上的“福建夷獠”转化而来。六朝永嘉之乱、侯景丧乱,使大批中原难民辗转流入福建和广东东北部地区,开了蛮汉交流的先河;唐初闽南粤东地区发生的“陈元光平蛮”,促进了福佬先民的酝酿;隋唐时期泉州“市井十洲人”的出现,及由泉州土著与中原江淮移民两种语言融汇而成的泉州方言的基本形成,则意识着福佬族群已基本孕育成熟。  相似文献   
2.
唐末五代 ,福建漳、泉两州形成小割据局面 ,两州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民间社会经过互动、整合 ,在语言、习俗、社会心理诸方面渐趋一致 ,福佬族群因而形成 ;宋代以降 ,福佬族群渐次向潮汕地区移植 ,并先后于宋、元、明三朝形成移民高潮 ,成为潮汕居民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3.
“福佬人”考略——广东汉族来源考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证了广东汉族的主要民系——福佬人的形成史实,秦汉前福佬人生存的粤东南部地区,因同是属闽越族人所踞,故民系都是沿中原徙民与闽越、山越、蜒人及其他族人杂处混合轨迹融合而成,对他们之具体出现,认为该民系是唐代产物,方言刚出现于唐代以前的六朝时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