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综合类   9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学科研究对象是:“人与社会的关系。”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等思维能力,科学、系统地提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提高参与社会实践和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联合国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要求教师采取全方位,多功能教学法,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小学社会学科的教学内容蕴涵着大量的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但从社会学科的特点考虑,又与思想品德课有区别,如何使社会课教学内容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社会公德教育融于社会常识课中,将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引导学生如何做人置于历史知识的社会课教学中,就成为社会课任教教师永久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孙保存 《科学之友》2009,(10):138-138
近期,笔者听了几节品德与社会课,并从中发现了一些常见问题,现谈几点,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4.
品德与社会课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综合课程,对其研究的力度及深度还远远不够,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本人通过评价<有了矛盾怎么办>谈设计品德与社会课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全新的有关人类智能结构的理论。以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为切入点,探讨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采略,既可为该理论拓展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又有利于促进历史与社会课教学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6.
农村中学历史与社会课教师或历史课教师和地理课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影响了新课改革的顺利进行。高师应培养一定数量的愿在农村中学任教的质量较高的历史与社会课教师补充到这些学校,以满足教学之需。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留住农村中学教师。  相似文献   
7.
《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其宗旨是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引导,发展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之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为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而奠基。  相似文献   
8.
郭乃民 《科学之友》2010,(4):145-145
品德与社会课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综合课程,对其研究的力度及深度还远远不够,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本人通过评价《有了矛盾怎么办》谈设计品德与社会课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希说 《科技资讯》2007,(12):135-136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通过完成课前的教学预设、情境创设、问题设置三大任务来体现;强调以知识的习得、方法的应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为主,其实质是要遵循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逻辑程序,把学生的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通过自主或合作探究等方式来解决真正的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闫青 《奇闻怪事》2009,(7):58-58
星期四上午第三节是品德与社会课。上课的音乐铃声还没有响,我就走进三(四)班的教室,映入我眼帘的是中队长赵子健(化名)气汹汹地握着小拳头正站在同学王铭雷(化名)的面前,眼看就要发生一场大战。他们要干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