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工业气体(氧气)硬密封充装的缺点,探索理想的材料制作软密封圈,以软密封充装取代硬密封充装使充装工人费力作业转变为省力作业;有效地保护了气瓶瓶阀的内圆锥密封面和连接的外螺纹;并杜绝了硬密封充装引起的泄漏隐患,引导工业气体(氧气)走向安全充装。  相似文献   
2.
该项新产品是在西气东输工程中为减少从国外进口而研制的两种天然气阀门。燃气截止阀具有双重密封结构,提高了密封性能,金属硬密封面保护软密封材料不过载受损,阀门使用寿命长;阀瓣内装有弹性装置,当阀门外部失火时,软密封材料被高温烧毁,其弹性装置仍能保证阀门紧闭密封,从而形成了软硬(内外)双重密封结构,密封性能好。燃气球阀具有防静电结构,可避免静电导致天然气火灾;  相似文献   
3.
金属硬密封蝶阀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金属硬密封蝶阀设计过程中的结构设计方法及强度校核方法,为设计和开发金属硬密封蝶阀提供了一种新的结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具有强耐腐蚀性,耐高温,耐强气蚀,介质颗粒硬度高等特点的苛刻工况下的硬密封球阀,分析此类问题所遇到的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阐述了硬密封球阀密封面材料配对及特殊的机加工工艺.再采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阀体三维模型,导入ANSYSworkbench平台,考虑各种载荷影响,进行静态结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校核应力和应变是否满足材料的强度要求,为阀体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新型双向硬密封旋球阀密封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新型双向硬密封旋球阀的密封性能,基于ANSYS软件平台,采用对称罚函数的数值计算方法和新型双向硬密封旋球阀密封性能评价模型对新型双向硬密封旋球阀密封性能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双向硬密封旋球阀密封环面上沿轴向和径向密封比压呈抛物线型分布,其最小极值点比压分别为5.496 MPa和4.617 MPa;在密封环面的周向面上,密封面中心部分的密封比压最小,且密封比压分布曲线变化很小,其最小密封比压为5.252 MPa,新型双向硬密封旋球阀最小密封比压均大于最小密封临界比压1.920 MPa,表明新型双向硬密封旋球阀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具有零泄漏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新型双向硬密封旋球阀多学科设计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确保新型双向硬密封旋球阀整体性能提高,以新型双向硬密封旋球阀密封性能、质量、抗冲击性能以及流阻系数为目标函数建立多学科设计优化模型,并充分考虑各学科之间的耦合效应,采用自适应混沌优化算法对多学科设计优化模型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双向硬密封旋球阀渗漏率η减少60.0%,质量M减少2.15%,位移变形Δε减少37.6%,流阻系数Δξ减少37.5%;新型双向硬密封旋球阀的流量调节性能优于优化前的流量调节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新型双向硬密封大口径旋球阀的密封性能,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使其球密封面硬化,并对其球密封面的抗擦伤性能和静压寿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硬化后的新型双向硬密封大口径旋球阀球密封面的硬度较高,测量各点的硬度均在42以上,其中,硬度为56的硬化厚度达到0.2 mm,硬度为51的硬化厚度达到0.3 mm,硬度为46的硬化厚度达到0.6 mm;该技术能够同时有效确保其球密封面的硬度和硬化层厚度,能够使其球密封面的抗擦伤性能和静压寿命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8.
针对具有双向硬密封功能的新型旋球阀的工作过程建立了动力学模型,采用Gear预估-校正算法对新型双向硬密封旋球阀工作过程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求解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阀板的偏心结构,新型双向硬密封旋球阀开启时所需要的扭矩比关闭时所需要的扭矩要小;在水流为5 m/s的情况下,新型双向硬密封旋球阀开启时施加在轴上的扭矩不得大于5 500 N.m,关闭时施加在轴上的力不得大于4 650 N.m,否则引起水锤现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