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3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54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4年10月,英国政府要求生育管理机构,对来自中国的新生婴儿进行研究调查。该研究采用了一种微创形式的试管婴儿技术,能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风险。英国人类受精和胚胎管理局(HFEA)称,其中采用的技术"很有前景",而且与现有技术相比  相似文献   
2.
复合溶菌酶治疗奶牛乳房炎、子宫内膜炎效果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乳房炎是奶牛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常见病。该病不仅使奶牛产奶量下降造成损失。同时还造成包括兽医治疗、废弃牛奶、增加劳务、母牛过早淘汰和奶品质量差等损失。目前治疗奶牛乳房炎大多使用抗生素。应用抗生素治疗奶牛乳房炎具有疗效快、价格低廉等优点,但具有以下不容忽视的弊端:  相似文献   
3.
拮抗肌对的协同控制与EMG信号的中值频率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探讨在持续恒力收缩时,正常人体肘关节主动肌和桔抗肌的协同作用原理与它们的表面EMG信号中值频率(Median Frequency,MF)的变化趋势,研究它们的疲劳行为。十五个正常受试者的实验数据统计结果表明,拮抗肌的SEMG/MF高于主动肌;随着收缩时间的增加,主动肌和拮抗肌的MF几乎以相同的速率下降;收缩力越大,它们的两条拟合直线之间的距离、互相关系数、下降速率也越大;关节的角度的变化对上述结论似乎没有明显的影响。这些结论对屈曲和伸展模式都成立。利用人体组织的幅度衰减特性和频率衰减特性,神经肌肉系统的“共驱动”概念对上述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1一般资料 患者,男,55岁,因突然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伴意识不清3 h人院.既往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病史20a.查体:浅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间接对光反射灵敏,右侧鼻唇沟浅,右侧肢体落鞭征阳性,右侧肌张力低,右侧腱反射减弱,右侧Babinski征阳性.心率80 min-1,节律绝对不整,心音强弱不等,脉搏短绌.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隆隆样舒张期杂音.  相似文献   
5.
6.
7.
运动性疲劳生化因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通过对长期训练型大鼠在急性力竭性训练后即刻,12h,24h血清的SOD活性及BUN水平等的测定,探讨了力竭怀训练自由基代谢,蛋白质代谢与运动疲劳及延迟性肌肉损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急性冷驯化阶段(1h,4h,8h),中缅树膈肌线粒体状态IV呼吸与对照比较8小时组有显著的增强,心肌线粒体状态IV呼吸与对照比较在4小时和8小时有显著增强;在持续冷驯化阶段(1d,7d,14d,28d),中缅树膈肌和心肌线粒体状态IV呼吸与对照比较均有所增强,其中28天组增强十分显著。这一系列变化对于探讨中缅树膈肌与心肌在冷驯化中质子漏产热特征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揭示猪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从梅山猪×大白猪杂交组合的背最长肌中分离到一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并用半定量RT-PCR进行鉴定,随后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得到该基因的cDNA全长.经与GenBank进行Blast比较,这个基因与猪的已知的基因没有明显的同源性.基因预测显示这个基因编码一个由188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且该蛋白质具有保守的PRA1 family protein的结构域,同时该蛋白质和人、大鼠、小鼠的PRA1 family protein 3分别具有88%,88%,87%的同源性,因此将这个基因命名为猪的PRA1 family protein 3基因.进化树分析表明猪的PRA1family protein 3和人的PRA1family protein 3具有比大鼠、小鼠的PRA1family protein 3更近的亲缘关系.组织表达谱分析显示这个基因在肌肉与脂肪组织中表达丰富,在脾中中等表达,在心、肾、卵巢、肺中少量表达,在肝与小肠中几乎不表达.同时对这个基因的功能及与猪的杂种优势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The L protein (241kD) of 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 (VSV) is the most important snbnnit of the replication complex. The existence of specific localization signal in the L protein was investigated by making recombinant constructs expressing truncated mutants of the L protein fused to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 in transient transfection assays. The chimeric genes encoding varied N-terminal of L and GFP gene were put under the control of T7 promoter or CMV promoter. The fusion proteins were transiently expressed in BHK-21, COS-7, CHO or Hep G2 cells. When more than 120 residues were deleted or only 96 residues were kept on the N-terminal, the fusion proteins were shown to be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cells, cytoplasm and nucleus under the confocal microscope. However, other chimeric proteins with 120 or more amino acids were dotted and distributed in the perinuclear regions. And the fusion protein with 96—120 aa has the similar distribution. A thirteen-residue peptide QGYSFLHEVDKEA (108—120) was identified as localization signal, whose function would be absolutely distributed with the deficiency of D or V.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n independent localizing signal in N-terminal domain of L protein of VSV and this functional signal is conserved in different cell lin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