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2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3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分析结果表明, 反复重熔母合金铸锭提高了Zr65Al7.5Ni10Cu12.5Ag5金属玻璃晶化时析出的二十面体相(I-相)的稳定性. 晶化过程的Kissinger分析结果表明I-相析出和其分解的激活能都增大. I-相的稳定性的提高是由于金属玻璃中的短程序尺寸减小和短程序分布的均匀化, 使得合金元素的重组变得更为困难. 短程序尺寸的减小源于反复重熔后母合金铸锭后凝固组织的明显细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脱氮原理的几种新发现进行了阐述,对各种新原理进行了比较说明。  相似文献   
3.
聚烯醇可生物分解且无毒性,可做为土壤改良剂。其在土壤中受温度、紫外线影响而老化的问题为本研究的一部份。以加热及UV处理PVA膜与PVA与SiO2混合物。样品以FT-IR光谱了解其劣化情况。PVA膜与土壤之作用力则以原子力显微镜量测其力曲线与观察表面变化。此外PVA与SiO2混合物则以SEM观察其受热与受UV处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交通专用短程通信(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以下简称DSRC)是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是专门应用于智能交通领域的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协议。它是车辆与路边设备进行单向或双向交互式通信的标准,将车辆和道路有机地连接起来。从而,交通控制中心可以通过与行驶车辆的数据通信实现对车辆的智能管理,同时车辆还能够接入交通信息网,使用信息网中的资源。本文研究了DSRC系统的三层体系结构,讲述了交通专用短程通信系统的软硬件实现方法,最后对DSRC系统研究意义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五种竞争作用力理论,具体分析了中国电子工业的微观环境,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电子工业的外部微观环境主要就是电信运营企业和自身合资企业中中外双方的股东企业。这种结果对分析中国电子工业企业的发展简化了环境。  相似文献   
6.
利用传感器技术将微小应变和轴向作用力转换为电信号来处理,并以数字量显示出来,与普通物理实验中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与工程实际更为接近,实验表明测量结果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乐乐 《科学世界》2007,(7):70-70
风洞是一种呈管道状的实验室,即风的物理模拟实验率,它主要用来研究气流的物理性质或气流对物体的作用力。这种实验室中能产生速度为每秒几米直到超过音速20多倍的气流。为了迫使空气流动而产生“人造风”,特别设置有类似风扇的装置,以及控制气流的温度、湿度等附设的加热、冷却、动力等设备。现代风洞配备有光学仪器可以直观地显示气流的形态,同时有天平和传感器采集被洲物体的各种数据,送到电子计算机处理系统,及时处理分析所得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原理,分析了该工艺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孙娟  杨小震 《科学通报》2002,47(13):981-983
使用近年来发展的构象弹性理论研究聚乙烯在不同应变下内能对弹性力的贡献fe/f,计算得到的fe/f值与实验值大体一致,结果表明fe/f主要由分子内相互作用力贡献,并且fe/f依赖于应变。  相似文献   
10.
流体附加阻尼及其对微型泵输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微型泵的输出能力,从理论上分析了流体对薄膜驱动器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流体作用力及附加阻尼的计算模型.通过理论分析,说明减小流体黏度、增加腔体高度和阀孔直径会降低流体附加阻尼和减小流体对驱动器的反作用力,从而可提高泵的最佳工作频率和输出流量.设计制作了压电泵,并进行了试验,以水和空气为介质测试的压电振子的基频分别为49 6 Hz和2 72 kHz,说明流体黏度对薄膜驱动器的基频有很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流体黏度的增加会降低驱动器的基频,增加阀孔直径可提高泵的输出流量和最佳工作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