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人物盖茨比的大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菲茨杰拉德的《大人和盖茨比》通过完美的艺术形式表现了“美国梦”的幻灭这一美国文学的传统主题。盖茨比梦想通过个人奋斗积累财富追求旧日的恋情,却未意识到上层社会虚伪残酷的本质。本文试图通过对主人公所处爵士乐时代美国上层社会的解剖,以及对其本人性格缺陷的分析,来说明盖茨比悲剧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F·Scott Fitzgerald)最优秀的作品。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成功地运用色彩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促成了小说的伟大成就,确立了菲茨杰拉德在文学界的地位,成为“爵士时代”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3.
从互文性的视角,结合小说文本、希腊神话中的塞壬传说以及西方文化中对颜色词的解读,认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主角黛西的形象塑造是对塞壬传说的再现,其隐含的盖茨比悲剧结局的必然性,从而揭示小说细节安排的精妙之处。  相似文献   
4.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著名作家菲兹杰拉尔德的经典名著。从感官之美、移情和距离之美这些角度去分析文本中的主要人物特征,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还原作家的本我。  相似文献   
5.
俄国的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及结构主义都是以文本为基础的批评方法,它们可以说是历史的承接,但又有所不同。俄国形式主义以文学语言形式为绝对的批评对象,采用陌生化理论,分析文学的文学性。新批评则是以单一文本的次深层形式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理论原则,获得文学作品丰富的内涵。结构主义与俄国形式主义和新批评所不同的是,它从宏观的角度,发掘纷繁复杂的表象之下的同一模式,从而揭示出作品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6.
来自美国中西部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塑造了来到纽约的美国西部青年盖茨比追求爱情、渴望发财、梦想破灭的生活经历。小说在人物背景、情节安排、人物塑造、题材选择、语言运用等方面体现了西部文学的特征:作家与其塑造的书中主要人物均具有西部文化背景;故事富有西部浪漫传奇的色彩;塑造了以社会底层人物为主人公的牛仔式人物盖茨比的形象;采用了西部文学的欺骗故事的题材。  相似文献   
7.
小说的"空间形式"理论为解读文学作品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美国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描写的地域空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且通过空间的不断变易推动了小说的叙事进程,多个意象的并置和叙述视角的独特设计都增强了这部小说的空间化效果。  相似文献   
8.
艳琳 《科学大观园》2013,(17):52-53
导演:巴兹·鲁赫曼编剧:巴兹·鲁赫曼/克雷格·皮尔斯/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凯瑞·穆里根/托比·马奎尔/艾拉·菲舍尔/乔尔·埃哲顿/卡兰·麦克奥利菲/阿米特巴·巴赫卡安/杰森·克拉科/伊丽莎白·戴碧科/嘉玛·沃德  相似文献   
9.
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之一,《了不起的盖茨比》揭开了那些隐藏在金钱背后的肮脏秘密。从结构主义二元对立的角度,去解读这部小说的主题、背景以及主角。作者透过爵士乐时代的光华看到传统的名门望族道德堕落、虚伪、玩世不恭、冷漠、贪婪并盲目追求享乐;而新富则粗俗、浮华、铺张卖弄、缺乏社交风度和情趣。  相似文献   
10.
谭欣欣 《科技信息》2011,(15):J0263-J0263,J0276
在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笔》(The Great Gatsby)这部著作中,作者在标题中使用了"Great"一词。该词在文中的蕴意一份丰富,展现了主人公所处时代最动人的梦想和梦想幻灭的过程。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揭示作品的思想主题,分析主人公"Great"的梦想幻灭的原因,凸现作者对西方文明的考问,通过批判来呼吁人类道德和精神文明回归而体现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