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越民族的审美情致钩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民族审美的视角、钩沉了百越民族及其后裔朴而拙,壮而大,灵动飞扬,色彩斑斓的审美情致。  相似文献   
2.
浅析客家服饰文化的根源性与融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人作为中原衣冠士族南迁而来的一个民系,其服饰与中原服饰从总体来说没有太大的差异.客家先民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与百越诸族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客家族群.故客家人的服饰不仅保留了中原汉族服饰之特点,体现其服饰文化与中原服饰文化的根源性,同时又体现出与南方民族服饰融合之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张客家文化二元说,即认为客家文化的渊源和内涵既保留了较为浓郁和相对完整的汉族传统文化,是中原文化的活化石,南迁后,又和当地的百越文化,瑶畲文化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吸收、互相融合,才形成了绚丽多采而又独具一格的客家文化。  相似文献   
4.
宣威境内已发现的三个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都具有以夹砂灰陶为主,以罐、碗和圈足器为组合,石器中有肩、有段器形等相同的文化特征,并与邻近地区新石器遗址有一定的渊源关系,这些特征表明,宣威新石器文化的族属应为百越民族。  相似文献   
5.
用历史的目光回顾广西文学特别是桂东南作家潘大林的小说,挖掘其文学价值是桂东南文化研究的一个主体层面。回归历史语境,从作家内心追求冒险写作与主流文学主动融合又相对抗拒的心态呈现,既表现为对主流文学审美价值的抗诉和叛逆,又呈现新的异质与异趣,是对主流文学审美价值的承接与沟通的先锋体验以及对于自然生态的敬畏崇高理想的文化守成。  相似文献   
6.
围绕语言作用这个话题,根据语言基因材料追溯中国北部、南部人口及中越边境地区人口的生物起源历史,并通过分析百越的族群、语言和风俗习惯,揭示台语民族的种族、语言起源历史。文章还介绍了百越后裔的语言生态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7.
百越古道东自华南,西至川滇,它依托右江,水陆兼程,把滇黔桂粤几省联系起来,在此道上人员和物资流动频繁,催生了沿途地区各城镇商贸的发展,田东的商业发展即因道而兴,货畅其流,对田东的社会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八景"文化根植于传统文化,在文化传承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又是一种旅游文化资源,是地方文化品牌建设以及城市建设、旅游开发当中不可忽视的历史景观资源。田东县在打造百越古道文化品牌时可以借鉴传统八景文化来开展田东八景评选,以此来打响社会知名度,提升文化旅游的品味和内涵。  相似文献   
9.
百越古道"是连接中国西南至南亚"茶马古道",是通往中国东南出海口和东南亚的古老通道。这条古道不仅是经贸之路,也是民族迁徙和交流往来之路。历史上,中国南方民族通过这一古道向东南亚扩散。我国南方与东南亚有20多个民族是"同根生的民族",还有很多民族是"跨境民族",这一民族关系格局的形成与这一古道密切相关。百越古道源远流长,先秦时期,西南、华南与东南亚和大洋洲交往频繁,为古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秦汉时期,百越古道初成格局。三国至唐宋,是百越古道大发展和鼎盛的时期。元至民国时期,百越古道继续发展与变革。解放后,百越古道获得了新生和繁荣。百越古道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为中国走向东南亚、走向世界,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通过追溯历史,考察百越古道在上述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面貌。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论述了百越古道的文化资源,对百越古道定名的缘由及其文化线路进行了阐述,对打造百越古道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