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瑞 《河南科技》2006,(10):14-14
球坚蚧又称桃球坚蚧,俗称“杏虱子”,通常指的是寄生于桃、杏、梅、李等核果类果树的朝鲜球坚蚧,和寄生于苹果树、梨树等仁果类果树的日本球坚蚧两种。这两种球坚蚧每年均发生一代,以二龄若虫在枝条上越冬。  相似文献   
2.
生长调节剂对大叶白蜡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一年生大叶白蜡实生苗用3种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ABT生根粉7号(ABT7)、萘乙酸(NAA)进行处理。结果表明,3种生长调节剂对大叶白蜡幼苗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处理后的苗木提高,生长加快,茎干增粗,叶片增大,抗性增强,其中以50mg/L的GA3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对一些在城市环境评价和监测中可作为指示生物的蚧虫的天敌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空气污染降低了天敌昆虫对蚧虫的控制力,是导致蚧虫在污染环境中种群密度猛增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湿地松粉蚧自然种群动态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松粉蚧Oracellaacuta是一种新入侵森林害虫。在广东,每年有4~5代,以4代为主。种群增长指数越冬代最大,Iδ=5 16,第3代次之,Iδ=1 67,第1、2代较低,分别为0 98和0 74。每年5-7月自然种群密度最大,8月中下旬后,种群密度大幅度下降,9、10月密度最低,11、12月密度逐渐回升。温度、降雨和针叶营养成份N、K质量分数对自然种群密度变动有明显的影响。在22~28 5℃范围内,雌虫平均寿命、存活率、产卵率和中、高龄若虫的存活率都随温度增加而下降,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 9590,-0 9920,-0 9660,-0 9970,-0 9980(P0 05=0 9500,P0 01=0 9900)。连续降雨24h雨量20mm以上,能大幅度降低中、低龄若虫的存活量,降雨前后中低龄若虫数量变化极显著(F值为8 92,P<0 01)。但对已固定的雌成虫和高龄若虫影响不明显。种群密度大小与针叶中N、K质量分数成正相关,与N质量分数的相关极显著,平均每梢雌虫密度为23~137头时,r=0 8630(P0 01=0 8343),平均每梢雌虫2~45头时,r=0 9620。受害松针中N、K质量分数和未受害松针中的N、K质量分数的差异也极为显著,t检验,N的t值为3 6978(P0 05=2 776),K的t值为3 2407。温度、降雨和针叶养分(N)的变化综合作用,对湿地松粉蚧雌虫平均寿命、存活率、产卵率和若虫的存活率有极明显影响,是造  相似文献   
5.
栗红蚧Kermococcus roboris(Four)在福建一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在枝条芽基,嫩枝裂缝或伤疤处越冬。防治试验表明,选有50%快灭磷进行喷雾、涂杆或注射效果最好,40%氧化乐果次之,三种农药混合试验表明,40%快灭磷 40%氧化乐果 80%敌敌畏原液1∶1∶1混合进行涂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蛤蚧ADVR视区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Nissl法,Golgi法研究蛤蚧ADVR组构,ADVR分为3个区:前外侧区,内侧区,后外侧区。从头到尾ADVR分为表层细胞板和核心部。ADVR视区神经元分布不均匀,表层细胞板中6-30个神经元胞体相连散乱排列成团状或不规则柱状;核心部神经元分散或3-5个成团。  相似文献   
7.
研究蜡蚧霉Lecanicillium lecanii(Zimmermann.)V3.4505菌株固体发酵动力学,为规模化生产提供相关指标的动态监测和各批次之间质量控制的依据。采用稻谷壳、麦麸、玉米粉配制固体培养基,培养过程中每隔36h取样,测定菌体的产孢量,底物的总糖、总氮的变化,采用Logistic方程构建菌株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和底物消耗的动力学模型。发现菌株生长经历缓慢生长期、对数生长期、稳定生长期3个阶段。培养基中总糖和总氮的消耗与菌体生长曲线的3个阶段相对应,在菌体缓慢生长期,总糖和总氮的消耗也较少,进入对数生长期,菌体生长对底物的消耗量急剧加大,从7.5d后进入稳定期,底物消耗的速度也变缓;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菌株发酵过程的动力学数学模型和模型参数,总糖和总氮消耗模型的拟合度为0.834 2和0.744 6。  相似文献   
8.
枣大球蚧是森林生态系统组成的一部分,其发生发展受到众多环境因素的影响,由于枣大球蚧发生发展对林果业的发展影响比较大,因此研究枣大球蚧监测、预报和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从林果业对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影响出发,系统的介绍枣大球蚧的虫情监测、检测结果分析、定级标准、系统虫情调查以及预测预报方法,对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林业生态建设的良性循环,以及维护森林生态环境的稳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水腊的虫害白蜡蚧在抚顺地区较为常见,被誉为水腊的"癌症",较难防治。通过几年来对其生物学特性的深入了解,发现白蜡蚧的雌成虫膨大时期与2龄若虫定杆初期,是消杀白蜡蚧的最佳时期,为经济有效的防治白蜡蚧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使今后对蚧虫的综合治理决策更趋完善与合理,对“宁夏蚧虫及其天敌昆虫资源调查与研究”项目所获大量数据进行了归纳与分析,从而得出了宁夏蚧类发生发展规律、成灾原因及其天敌的保护利用途径,总结出了以低毒、低残留、低成本、高效环保的无公害防治方法(清水加中性洗衣粉1000倍液防治蚧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寒冬高压喷水防治越冬虫态)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