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39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45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评述了疏水相互作用色谱法(hydrophobic interaction chromatography,HIC)的理论及其在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热力学和非平衡态热力学观点探讨了疏水相互作用的本质及特征,进而阐明其重要的生物学意义:维系生命系统结构、驱动有序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实验发现,线型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与固化剂发生聚缩反应而固化成膜时,在“等当点”膜表面有最强的疏水性。且对同一种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等当点”随固化剂官能度而改变。  相似文献   
4.
通过疏水絮凝实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和数值模拟计算等方法,系统研究了微细粒黑钨矿的疏水聚团形成机制.结果表明:pH为8.0~8.5时,油酸钠诱导黑钨矿表面疏水并产生疏水絮凝行为,微细粒黑钨矿疏水聚团D50与油酸钠的质量浓度和搅拌强度正相关;油酸钠体系中黑钨矿颗粒间具有较强的黏附力,疏水作用力是疏水聚团形成的主要贡献成分;搅拌装置中形成的强湍流流场环境有助于矿物颗粒的相互接触与能量传递,增加颗粒碰撞黏附概率;在流场高剪切力和油酸钠诱导疏水力共同作用下促进了微细粒黑钨矿形成大而稳固的聚团,与常规浮选相比,疏水絮凝浮选WO3回收率提高了12.04%.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疏水柱吸附分离工业酵母(S.Cerevisiae)中的L-天门冬氨酸酶.考察了三种疏水吸附剂TskgelButy_Toyopearl,TskgelPhenyl_Toyopearl和TsKgelEther_Toyopearl650C的吸附性能.研究表明,通过选择控制流动相的pH值和离子强度,一次吸附过程中L-天门冬氨酸酶的分离纯化纯度可提高14倍并保持较高的活性。实验还考察了吸附等温线类型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酵母中分子的电荷和疏水性是疏水柱吸附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以Pd2+为中心离子,以苯并咪唑邻菲咯啉(PIP)为第一配体,以甘氨酸根(gly-)、苯丙氨酸根(phe-)和亮氨酸根(leu-)为第二配体的(PIP)(Aa)+型混合配体配合物在37℃,μ(离子强度)=0 1(KNO3)乙醇/水混合介质(乙醇体积分数为10%、20%、30%、40%和50%)条件下的稳定常数lgK及表征常数ΔlgK和lgX·lgK值≥14,表明配合物具有极强的分子内键合作用,ΔlgK和lgX均大于相应的统计期望值,说明配合物获得了附加稳定性,并从分子内配体间的弱相互作用及熔化角度对配合物的稳定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8.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Zn^2+,Cu^2+,Ni^2+和Co^2+与氨基酸水杨醛席夫碱及ATP形成的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发现log β111与pk2之间存在很好的线性自由能关系,研究了三元配合物中配体间的疏水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疏水材料因其特殊的润湿性被广泛用作抑菌材料,许多研究认为超疏水材料与细菌溶液间的空气膜是其抑菌的关键因素,但鲜有研究能直接证明空气对细菌黏附的影响.本文应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和分子自组装方法,在钛箔表面制备了超亲水的二氧化钛纳米孔柱阵列(NPA)和超疏水的NPA.通过超声去除超疏水NPA固-液界面的空气膜,对比研究细菌在超疏水样品有无超声情况下的黏附,其中细菌黏附应用荧光显微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超疏水NPA相对于超亲水NPA表现出明显的抗菌效果;肉眼可见的空气膜在局部区域内,可明显阻碍细菌的黏附,从而影响细菌在超疏水材料表面的分布;但从黏附细菌的整体数量对比,超疏水NPA固-液界面的空气膜对细菌的黏附数量并没有显著影响.此外,超疏水材料表面黏附的细菌易在常规的实验漂洗过程中脱离材料,这提示了在考察超疏水材料的抑菌性能时,需要考虑材料的自清洁作用对其抑菌性能表征的干扰.  相似文献   
10.
采用伪势两相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BM)研究了非增湿条件下碳纸和碳布气体扩散层(GDL)的流体流动状态。通过随机方法和X射线扫描法构建了气体扩散层样本。为确保模型中表面张力和接触角计算的准确性,采用玻璃微珠模型进行验证,随后通过调整气体扩散层的亲疏水特性,分析流体在气体扩散层中流动的实时状态,得到了亲疏水特性对孔隙结构内水饱和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疏水性气体扩散层中的水分布与亲水性气体扩散层中的水分布明显不同,较大的疏水性更有利于气体扩散层内水的排出;疏水性更强的气体扩散层显著提高了液态水进入气体扩散层的入口压力,导致催化剂层(CL)更容易受到水渗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