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廖静  刘关中 《科技信息》2007,(15):167-167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学习西方学习,不到30年就强盛起来,而中国的不断衰落正好的日本形成鲜明的对比,特别是甲午战争的残败,使国人的目光纷纷投向日本,这使得中国大地出现一场前所末有的留日潮。这股留日潮对中国的近代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国留日学生救国团是由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发起、组织、成立的,旨在抵抗日本引诱中国政府所签订的《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留日学生回国后组织多次请愿活动,还创办、发行《救国日报》等报刊,希望社会各界团结起来联合抗日;救国团还制订了大学计划,准备开办本科、专科、预科及补习学校。救国团的抗约活动触及了中日政府的敏感神经,结果在中日政府联合镇压下,救国团困难重重、日渐消弭。  相似文献   
3.
阎海东 《世界博览》2011,(12):36-39
一百年前,"海归"就开始大举进入政坛,面对传统权力的阻击,艰难地推动着中国国际化、现代化的进程从晚清到民国,"海归"中的欧美派与留日派给人们留下差异很大的印象:留日学生多充当暴力革命的角色,而欧美派似乎一直是治国的"好人"。公元1872年8月11日,农历七月初八,30名拖着长长辫子的九岁到十五岁的少年,从上海登船出发,驶往大洋彼岸的旧金山。随后,又有90名和他们一样的主要来自广东和福建的孩子分三批踏上了美国的国土。国人后来给他们取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留美幼童。  相似文献   
4.
侯伟 《科技信息》2012,(31):260-260
19世纪末,甲午战争的失败给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强烈的冲击。中国人发现日本学习西方成效显著,于是又师法日本,即师法日本学习西方的成功经验。由此,大量的中国学生开始留学日本,学习日本先进文化,以寻求富国强兵之路。和制汉语就是由这些留日学生通过办报传入中国。而《游学译编》对和制汉字的引进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传入中国的和制汉语主要是进口日语中反映欧美文化及社会生活的词汇,这为中国人提供了汲取西学的现成语文工具。  相似文献   
5.
<正>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建立了共和制度。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西方先进的教育制度代替了中国落后的教育制度,人们的社会意识、社会心理、宗教礼俗、生活习俗以及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巨大改变。作为一股新生力量,留学生推动着中  相似文献   
6.
李楠楠  王鹏飞 《科技信息》2012,(4):165-165,162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我国教育史上是一个令人瞩目的转变时期,留日学生和大量的日文书籍翻译对我国近代教育发展和社会变迁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正如冯自由在《革命逸史》中所说"日本维新以后以翻译西书为汲汲今其国人与泰西各种学问皆贯串有得,颇得力于译出和文之书。"以译书为视点,考察留日学生对晚清时期日书中译概况。数以万计的留日学生回国后,成为近代中国学习日本和西方先进文明的重要媒介,不仅对近代中国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教育向着近代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鸦片战争的爆发打开了中国人对外学习的大门,中国的知识分子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他们努力寻求救亡之道。于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出现了大量的留学生,特别是留日学生,他们在中国的近代化道路上留下了不可泯灭的痕迹。本文就是从留日学生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概况、近代中国出现大量留日学生的原因和留日学生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贡献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相似文献   
8.
留学生在中国近代科学社团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民国初年以中华学艺社为首的一批由留日学生创办的民间科学社团借鉴西方科学社团发展的经验,通过创办科学刊物、召开学术年会、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等方式。在推进中国近代科学文化的传播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为中国近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