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46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是我国四大汉画发掘地之一,主要集中在南阳、新密、许昌、商丘等地区,汉画像石题材广泛多样,反映了汉代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研究汉代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具有极高的艺术文化价值。但目前,汉画在信息传递方面仍比较落后。基于此,本文从数据库建设内容与思路、建设原则、数据库结构等方面分析构建河南汉画像石图像资源数据库的具体方法,全力打造方便实用、特色鲜明的数据库。  相似文献   
2.
画像石是我国两汉时期所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汉代最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经过汉初几十年的无为修养,至武帝时国力强盛,政治稳定,中央集权空前强化,派张骞出使西域,就此揭开了中西文化交往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3.
画像石艺术是我国汉代独特的艺术形式,对我国后来的艺术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古埃及石刻艺术在世界上也独具艺术魅力。总结他们的艺术表现手法及特征,我们发现,虽然我国汉代画像石刻艺术与古埃及石刻艺术相差千年,但他们的表现手法及艺术特征有很多极其相似之处;而且形成这些艺术的社会背景、宗教思想也有着一些相似的地方。当然它们的不同之处也有很多,本文就此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4.
段宁 《科技信息》2009,(4):123-123
画像石是在建造祠堂和墓室时,特意雕画刻绘的一种石刻艺术品。山东汉代画像石的产生和发展是一种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社会文化现象,是我国古代为丧葬礼俗服务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所反映的是汉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和占主流的思想和儒家文化中厚葬习俗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在汉代画像石中除了描写农耕、战争、宴饮等场面外,最多的要属墓葬前面用来祭祀的辟邪兽了。从目前考古发掘出土的东汉石辟邪来看,其兽形象并不统一,制作也较为粗糙。在这些石兽中,除了宗资墓前有"辟邪"字样的石兽外,很可能有一部分石兽如穷奇等在当时被称为"辟邪"。,对汉代墓葬的研究,发现这种"观看"的主体并非是一个外在的观者,而是想象中墓葬内部的死者灵魂。这就是汉代大量存在于汉代墓葬中的画像石会有大量辟邪兽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6.
清代浙籍金石学家黄易不仅是武氏祠的发掘者,汉画馆藏的开创者,同时在汉画像石研究方面亦有开山之功。武氏祠重见天日所引发的汉画像摩拓、著录与研究之风,其影响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7.
南阳目前发现的汉代画像石墓题记题刻有许阿瞿墓志汉画像石、唐河郁平大尹冯孺人画像石墓题记题刻、杨官寺西汉画像石墓题记题刻、方城"胡奴门"画像石题记等。现存的汉代碑刻主要有:张景造土牛碑、李孟初神祠碑、赵蓟碑、南阳都乡正为弹碑等。这些珍贵的汉画像石墓墓志题记和汉代碑刻记录了汉代的社会历史、书法等内容。对研究汉代的历史文化、书法艺术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南阳汉画像石中虎的形象寄寓了当时人们特殊的审美情趣,所表现出的飞扬的艺术精神代表着两汉石刻艺术的最高水平,是汉画像石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有关汉代私有兵器的管制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根据文献判断,认为对私有兵器管制非常严格;另一种根据出土实物分析,判断两汉时期私人持有兵器是被当时法律允许的。两种观点互相矛盾,又难以互驳。笔者结合南阳汉画像石所出现的持兵器武士图像的种类、数量及其在两汉时期的变化情况,以及两汉时期南阳当地的冶铁制造状况,推断出汉代对于私有兵器并不是持松懈和无管制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画像石刻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汉代糅合绘画、雕刻两大艺术表现形式而形成的艺术珍品。许昌地区出土的汉画像石刻作为这一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1.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特征;2.无限的想象空间;3.古拙质朴的艺术风貌;4.夸张的表现手法与独特的雕刻技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