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0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丽丝·沃克的作品《紫色》有意识地将双性同体性格赋予小说中的人物,探讨了黑人男性的人性回归和实现平等和谐的两性关系的可能性.该文以双性同体为视角,从文中的次要人物索菲亚入手,着重分析她的女性气质、她的男性气质,以及在双性同体人物索菲娅的影响下,使两性趋于和谐,"双性同体"指的不仅是雌雄处于同一个体中的现象,而且是雌雄在人格中相互制衡、互为补充的个体与整体的统一,这正是该文作者为黑人构想的家庭与社会关系和两性关系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2.
我校男女大学生选修健美操课的情况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校健美操选修课男生少女生多现象,分析其成因.如何进一步提高我校男女大学生对健美操认识,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这对改变目前状况,促进健美操课的普及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试论动机对体教班武术技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技能是与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紧密相关,并受心理过程的控制.在体育师资培养中为提高武术技能形成,从男女合班教学组织形式上,加强课堂动机气氛,促进学生内部动机,让学生在运动中表现自己的才能,感受对身体益处和心理上的满足,使学生热爱武术运动,为终身体育的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美】《时代》2018年1月15日1月1日.冰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明确规定男女同工不同酬属于非法行为的国家。根据新的法律.所有雇佣25人及以上的公司或政府机构必须获得政府有关部门对其男女同工同酬政策的认证。一旦发现存在任何违法现象,雇主将面临罚款处罚。  相似文献   
5.
声音·数字     
<正>"男女同学之间必须保持44厘米以上的距离。"——为严禁学生早恋,广西罗城高中宣布了一些新校规,此乃其中之一青年想当官的现象让我很担心,这并非因为我和官员的关系不好,相反,这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项有益的工作。但当青年坚定不移  相似文献   
6.
行政问责有同体问责和异体问责之分。中国行政问责以同体问责为主,异体问责相对滞后,影响了行政问责的效果。要建立科学的行政问责制,就需要充分发挥多元异体问责的作用,实现问责主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历年来体育中考制度的日趋完善,以往传统的上课方式已经难以适应体育中考的要求。本文提出了"男女分班、选项"的分层教学模式,体育教师能更好地根据男女个体差异,各中考项目的特点,能更科学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育中考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技术创新的文化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是一个文化问题。创新渗透文化。从创新思想的产生、创新活动过程到创新成果的社会接受各个方面都存在文化的浸润。在技术与文化的互动中形成的R&D文化的核心是促进R&D共同体和组织的知识共享,通过知识生产来创造社会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为了促进技术创新文化学研究,应该建立文化研究范式和文化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地方院校大学生应激水平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地方院校大学生应激水平偏高;男女大学生应激水平影响因素有差异,有助于改善大学生应激水平。应激水平男生较女生高;低年级大学生应激水平低于高年级大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或采取相关心理管理措施有助于改善大学生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10.
张明燕 《科技信息》2010,(10):I0151-I0151
自1922年《尤利西斯》问世以来,其女主角——莫莉便成为了饱受争议的一位女性形象。在传统的男性文化中,莫莉是肉欲主义的象征。本文以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文本细节的分析,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论证莫莉是一位既具女性传统美德,又有男性特征的双性同体的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