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3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56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4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用电负性来衡量元素在化合物分子中吸引电子的能力的必要性出发,阐述电负性的概念以及阿莱-罗周(Allred-Rochow)计算电负性标的方法,重点论述了电负性在无机化学上的某些应用.  相似文献   
2.
使用R-矩阵方法,在库仑-玻恩非交换近似下采用三态密耦图像,计算了类硼离子C^1+的电子碰撞电离截面,给出了总的能量微分截面及分波能量微分截面。计算结果揭示了明显的Rydberg系列共振,并指出共振对截面的贡献大于直接电离过程对截面的贡献,这与Chidichimo的结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4.
作者用Si(Li)探测器测量了能量为5~2keV的电子碰撞Ag的L壳总平均电离截面;用Monte Carlo方法计算的电子反射能谱,修正了来自衬底的反射电子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作者对实验结果与Cryzinski的理论计算结果进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6.
本文通过研究盐类、极性、非极性等三类化合物的快原子轰击质谱行为,进一步地讨论了预电离机理,对非极性化合物的电离机理做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非极性化合物正十六烷的电离机理。  相似文献   
7.
GC-MS法分析茶叶中提取物TGP的单糖组成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水提取茶叶并采用凝胶纯化,从茶叶中分离得到一种多糖蛋白复合物TGP.TGP被硫酸完全水解,单糖产物用盐酸—羟胺和乙酸酐进行衍生化处理,GC—MS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TGP的单糖组成为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同时探讨了单糖的糖腈乙酰酯衍生化及衍生产物在质谱中的电离机理.  相似文献   
8.
采用压致电离和离子球模型处理稠密等离子体中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了冲击压缩产生的稠密氩等离子 体中粒子之间相互作用对电子密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根据 Bethe理论 ,高能快电子碰撞截面可以分解为电子碰撞前后动力学散射因子和靶的电子碰撞激发跃迁的几率或广义振子强度 ( GOS) .作为动量转移函数的 GOS测量可以提供独特的电子跃迁和电子散射过程的信息 ,用于精确的波函数质量评估 ,以及开发新的量子计算方法等 . Lassettre及其合作者首先采用角分辨的电子能量损失谱技术用于精确的偶极振子强度测量 ,角分辨的电子能量损失谱方法优于光吸收谱方法之处在于前者可以在很宽的能量范围内获得精确的绝对截面数据而无需进行绝对的实验测量 ,它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实验手段用于原子分子价壳…  相似文献   
10.
浅谈电解质溶液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简述了电解质溶液理论的发展,列举了电离理论、离了互吸理论及水化作用理论的适用范围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