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5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稀土永磁同步电机直轴电枢反应。主要分析了负载时由直轴电枢反应引起的漏磁通,其中包括合群漏磁和“曾氏漏磁”,并推导了这些漏磁通的定性计算公式,完善了永磁同步电机的电磁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2.
ZD系列永磁直流电动机在高速位置时电枢的两支路属不对称状态下运行。此时电枢两支路电流不平衡。文中介绍了两支路电流的关系式和电枢电流的计算方法。并用例题说明了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1.不能运转或运转无力。蓄电池充电不足;蓄电池和启动电机间连线断开、接线卡子松脱或蓄电池极柱严重氧化;电磁开关导流片严重烧蚀或与两大接线柱接触不良;电刷磨损过度、弹簧折断或电刷卡在刷架中;电刷与整流器间有油污或整流片严重烧蚀;绕组局部短路或断路;电枢绕组和换向器片有脱焊处;轴承或铜套磨损致使转子扫膛;安装时4个电刷位置装错或新换的轴套间隙过大。  相似文献   
4.
大功率线绕式空心杯电枢伺服电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宝棣 《凯山科技》1990,(1):48-50,58
  相似文献   
5.
宋平伟 《科技信息》2008,(20):213-213
本文对直流电机产生电磁火花的原因和换向过程中流过换向元件的电流变化规律、在电磁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各种原因提出比较实际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新疆石河子红山咀电厂二级电站采用S-LKZ-1型复式励磁调节装置为发电机提供励磁电流,投入运行二十多年工作正常.  相似文献   
7.
通过相量法建立起永磁同步发电机的内阻抗数学模型,研究了内阻抗特性及其对电压调整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发电机内阻抗具有电流和功率因数角负反馈特性,使得电压调整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感性负载下的改善更多受益于发电机内阻抗的功率因数角负反馈,且中、低功率因数下电压调整率的改善效果主要取决于直轴反应电抗,阻性和近阻性负载下取决于交轴反应电抗,根据数值计算和分析确定出了获得最佳电压调整率时电枢反应电抗的变化范围。实验测量表明,电枢反应电抗处于最佳区域内可使电压调整率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一维固体电枢溶化波烧蚀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计算电磁场的扩散,得到了溶化波烧蚀速度和烧蚀深度的变化特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暴露于强磁场环境下的烧蚀表面产生较高的磁场梯度,电流密度集中在烧蚀表面,焦耳热的剧增导致电枢发生烧蚀。将伪烧蚀算法应用于有限差分的计算,证实其不相容。计算结果对溶化波烧蚀问题的理论及试验研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枢反应电抗和同步电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文选 《贵州科学》1998,16(1):52-58
分析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枢反应电抗、同步电抗、定子漏抗、齿顶互感漏抗和合群漏抗,导出了齿顶互感漏抗和合群漏抗的计算公式,进一步完善了永磁同步电机的电磁设计参数的计算。  相似文献   
10.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和热传导方程,建立了电磁导轨炮导轨、电枢二维非稳态电磁场和温度场的计算模型,运用有限差分P-R算法进行了耦合计算.数值结果显示了导轨及固体电枢内部磁感强度、电流密度和温度分布;同时由于电枢运动,电流趋向导体表面流动并在电枢尾部与轨道接触面上趋于集中,使电枢尾部焦耳热剧增导致出现高温烧蚀.研究工作为改进电枢设计,避免电枢在快速滑动中发生转捩并抑制烧蚀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