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州桥新考     
州桥是北宋东京城御街上一座著名的桥梁。后人普遍认为州桥于明末被淤没,其实它消失的时间是民国时期。今天,开发州桥对于建设“全城一景”宋文化主题公园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2.
卢昊 《世界知识》2022,(5):24-26
<正>2021年2月1日,日本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提交文件,申请将“佐渡金山”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但由于“佐渡金山”是二战时日本强征及奴役朝鲜半岛劳工的劳动地之一,韩国对日本推动该地申遗表示强烈反对,指出日本政府企图借此粉饰二战侵略历史。日韩关系再度陷入紧张。  相似文献   
3.
李明达 《科技资讯》2014,(5):149+151-149,151
中国开平碉楼与村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广东省首个、我国第三个世界遗产项目。本文从剖析开平碉楼的文化象征含义起笔,通过开平碉楼的管理现状与特点,以探析中国社会深层次物质文化遗产的象征意义,并且刍议申遗热潮中的国家认同感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泰宁作为"中国丹霞"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6省6家提名地之一,2006-2009年间,在"申遗"效应的催化下,旅游业快速发展."申遗"提升了泰宁旅游品牌形象,促进了泰宁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给泰宁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和环境效益,使泰宁旅游业进入良性发展循环.  相似文献   
5.
《世界博览》2011,(4):29-29
2月4日,泰柬边境一座古庙附近爆发了激烈的武装冲突,柬埔寨甚至公开将"冲突"认定为"战争"。直接导致"战争"的原因就是边境争议领土的帕威夏神庙在2008年成功"申遗"。世人更多的关注,引起泰国国内政治团体的极大不满,在巨大的压力下,泰国总理阿批实在争议区域问题上趋于强硬。  相似文献   
6.
西湖成功"申遗",在于它秉承了中国古代哲学之本———"天人合一"的理念,在与人为善和与自然为善中体现了作为世界遗产的价值内核。反观中国部分世界遗产地,无论是申遗目的,还是"后申遗"时代的"重开发、轻保护"现象,以及世界遗产利用过程中的"单一化"取向,处处与"善"背离。世界遗产属于全人类,作为其守护者,应挖掘"世遗"的善,也就是合理利用世界遗产,造福全人类;还要善待"世遗",学会欣赏它,并保护好它。  相似文献   
7.
自扬州被确定为大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后,大运河申遗为扬州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文章从正、负两方面来分析大运河申遗对扬州旅游业发展的效能,建议扬州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与突出城市特色,实施同城化战略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申遗”:传统与地方的全球化再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讨论传统与地方这类概念发展的社会史出发,试图理解这些"过去"的隐喻为什么会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得以再现和如何再现。全球化本身无法带来同质性的文化却可能导致文化多样性的生产和传统的再创造。如果传统是现代性的对应物或"他者",那么,在当下的语境里,地方必然与全球化互为"他者"。所不同的是,地方是"有意识"地与全球化进行互构,它必须通过全球化来显现自我。因此,在一定的意义上,"申遗"成为这么一种互构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的文保事业取得了重要成就并积累了重要经验,在城市化过程中始终坚持了文物保护意识。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正确处理了保护与建设的关系,从过去简单的文物保护发展到文化遗产保护和历史环境保护。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海丝”申遗和上林湖越窑遗址申遗为重要代表的文保工作取得新的重要成就。与此同时,法规建设作为文保工作的“尚方剑”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为促进宁波文保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0.
汉字作为汉字文化圈国家的一种共存文化,其“申遗”问题由来已久。汉字“申遗”不仅要突破语言文字作为申报主体的限制,同时还要面临周边国家和地区对于汉字“申遗”过程的挑战。汉字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不仅自身形成了独特的文字文化样态,同时还衍生出许多相关文化样态;不仅促进了造纸术、印刷术等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同时也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世界,最终形成了汉字文明体系。然而,在现代文明及新兴科学技术影响下,汉字文化及其许多衍生文化面临发展困境,急需传承保护。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构背景下,汉字文明这一人类独特的文明样态的“申遗”问题迎来了新的历史契机。研究基于对汉字书写识读及汉字衍生文化发展危机分析的基础上,以汉字文明作为“申遗”主体具体论证“申遗”路径及其可行性,进而阐述汉字文明“申遗”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