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9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教员队伍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百年大计,而抓好青年教员的培养和提高,又是教员队伍建设面临的一琐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本文从用人观念、打牢基础、打牢基础、拓宽渠道等几个方面说明培养青年教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学校组织的暑假“两课”社会实践中,我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必须向人力资本转变。在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中,确立以加快企业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为改革的核心,创立激发人的创造性、增值性的激励机制,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途径,是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毕业生就业问题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造成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有社会因素也有高校自身的因素,要缓解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目前则需加快就业市场体系的培育、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转变就业及用人观念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高校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和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转变观念,严格把握基本素质要求,健全用人机制,加强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的体育训练体系中,运动员运动技巧的改进主要是依靠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自身经验,而先进的仪器进入体育领域后,局面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体育科技推动竞技体育不断进步,夺金牌,破纪录.也许人类在体能方面已走到了尽头,但改善运动环境包括把科技手段渗透到体育运动的方方面面,如改进体育器械、装备、利用人体和动物工程原理改进运动方式和姿势等,就可以把过去不太可能的纪录刷新和打破.  相似文献   
6.
蔡谋 《厦门科技》2007,(2):39-43
在当今知识经济和信息化年代.人才的战略意义及其深远影响愈加显现。无论是知识创新、理论突破、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无一不是以人才为载体.国无人才无以立国,国无强才无以强国。人才既是第一资源.又是富民强国的重要保证。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才。于是全国各地乃至国际间抢夺人才的现象越演越烈.可以说到了白热化程度。纵观国内人才争夺。其主要精力多是放在提供优厚物质条件方面.  相似文献   
7.
日昇昌票号自创立以来,凭借其非同寻常的经营管理办法,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并且对我们今天的企业发展,尤其是对旅行社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启迪作用.其先进的股份制和严格的用人制度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相似文献   
8.
语丝     
正企业最大的靠山是市场,是客户。——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马云马云对"靠山"一词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企业最大的靠山是市场,是客户。任何靠达官贵人亲戚起来的企业从第一天起就埋下了短命和苦命的种子,它也许会带来一时的机会,但一定会带来一世的痛苦。那是企业发展中的定时炸弹,它是一定会炸的,只是时间问题。"他更具体解释了这一观点,"做企业真没有捷径,容易得到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14,(14):49-50
<正>"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的千古绝句道出了人们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敬佩与惋惜之情。然而,距"星殒五丈原"并没有多久,刘禅就向兵临城下的邓艾自缚而降,诸葛亮苦心经营的蜀汉政权宣告灭亡。这样的结局似乎与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形象太不相称。那么到底是什么原  相似文献   
10.
<正>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用什么人和用好什么人无疑是企业家们特别关心的问题。有些人有才,但品德不敢恭维;有些人有德,但才能却很平庸;德才兼备的人无疑是企业最理想的员工,可是这些人大都当了老板或被更优秀的企业抢走,是稀缺资源。因此,大部分员工只能从前两种人里选,可是究竟选那种人呢?管理学书籍上告诉企业家要优先选有德的人,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在关键时候,你可能会对有德无能的员工很失望,因为有些工作跟德的关系不大,只要有才就行了,比如企业要与对方谈判,一个有德但口才和脑筋都不行的员工岂能胜任此项工作?现实中,我们看到企业招什么样的员工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令人头疼的课题。其实在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