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二十世纪伟大的女诗人,以其独特的风格而著名.本文结合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日记和生活经历,从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诗和爱情诗中浅析诗人心中孩子般的童真之美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独特的个性加以阐释.本文旨在揭示艾米莉·狄金森这位深居简出的女诗人保持内心天真和精神独立自由的源泉.  相似文献   
2.
烘焙诗人     
唐离 《世界博览》2014,(23):89-89
很少人见过艾米莉的面,但是不管是哪个阶层,许多的房子里都曾经散发过她为病人和健康的人准备的她珍爱的水果、鲜花和美味食物的香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成年后大多数时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像苦修的隐士一样,她大部分时间穿着白衣,很少走出家门。不过,她曾经从窗口吊下满满一篮子的面包,送给下面街道上的孩子们。虽然狄金森与那些孩子的生活没有交集,从没有见过面,但她通过烘焙与孩子们有了联系。  相似文献   
3.
李丽敏 《科技信息》2012,(35):202-202,268
艾米莉·狄金森是十九世纪美国文坛的著名诗人,本文探讨了狄金森对宗教复杂的情感,她依赖上帝,把上帝作为自己寂寞心灵的交流者,但同时又嘲弄藐视上帝,对基督教持批判怀疑态度。在宗教盛行的美国社会,对于女性来说,这种对宗教的反抗思想是尤为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一百多年的狄金森研究中存在许多争议,如她的诗歌来源、女诗人的身份、与男性诗歌传统的关系、诗歌的系统性以及女性诗人形象的建构。从女性美学的角度分析,这些争议的实质来源于男权美学对女性作家身分的凝视,存在着诸多局限。狄金森创作的价值正是对这种美学权威的消解。  相似文献   
5.
惠特曼和狄金森是美国同一时代的两位伟大的诗人,开创了美国诗歌的新纪元。相同的时代背景使得这两位诗人有着不少相似之处。然而,不同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环境使他们的诗作各具特色,大相径庭。他们犹如那个时代的美国文学所生的龙凤双胞胎,各占半边天,以自己独特魅力共同撑起美国文学的一片蔚蓝天空。本文以时代为背景.以社会阅历和生活体验为依托,以诗歌题材和文学风格为主线,去窥探和比较两位美国杰出诗人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6.
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中多次出现“上帝”一词。在她笔下,上帝既神秘又熟悉,既全能又无能,既仁慈又残忍,是一个矛盾体,她对上帝欲拒不能。这种矛盾源于她所处的特殊时代、生活环境和宗教经历。矛盾的上帝观常常对狄金森诗歌创作的主题、意象、风格等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狄金森与席慕蓉作为不同国界、不同时代的两位女性诗人,在爱情的抒写方面都阐幽发微,独有所悟。由于其人生经历、个性气质的不同,其爱情诗作的风格也有着相异甚至极大差别:一个是蕴含在痛苦、奇想中的真情;一个是短暂、辉煌中的不朽。但其爱情终极所指却如此不谋而合,共同指向了永恒——永恒的爱超越了生死,支撑着她们的生命,升华了她们的灵魂,从而丰富了她们的诗歌。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狄金森一首爱情诗的分析,揭示出诗歌的内在美,以及离群索居,亲近自然的主人公在爱情上的思考,从而展现一个有血有肉,大胆坦率的真实的"阿姆斯特的修女"。  相似文献   
9.
刘其刚 《科技信息》2007,(22):225-225,278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艾米莉·狄金森以死亡与永生为主题的两首诗,旨在揭示诗人狄金森就如其他很多的思想者一样对死亡与永生的本质怀有一种矛盾的心理。事实上,艾米莉·狄金森终其一生对死亡的本质与死后永生的可能一直持一种将信将疑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艾米莉·狄金森对众多研究者来说是一个谜。她的人格及诗歌处处弥散着一股神秘的气息。对于宗教、自然、家庭和名望 ,诗人态度极为复杂矛盾。本文采取辨证的方法 ,通过对其日记和诗歌的分析 ,揭示狄金森纷繁芜杂的心理世界 ,探讨诸多矛盾产生的根源。同时 ,本文也对以往评论中存在的某些观点进行了相应的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