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综合类   6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Darwin-Fowler平均法和Gibbs统计系综理论,由熵和巨正则分布分别导出近独立子的三种统计分布,克服了Boltzmann概率法在数学上人为假设的缺点,为三种统计分布的正确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经典电子论解释金属导电性遇到了矛盾,用普通物理的知识加上一些量子力学观点解释金属电阻的形成机理。对电阻率,电子平均自由程,电子平均热运动速率做以必要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严格求解了由Moniz和Sharp导出的非相对论经典电子方程.结果表明当电子半径大于一个临界长度时,方程的解表现出良好的性质,不会出现奔离和预加速的现象.这个特定的长度也是对经典电动力学适用范围的一个粗略估计.  相似文献   
4.
该文从狄拉克相对论电子波动理论研究工作入手,对他在科学研究工作过程中所蕴含的科研方法和科学思想进行了探索,归纳出仍适合于今天科学工作者使用的创造性想象方法和科学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5.
狄拉克符号的教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一种以具体说明抽象的教法来讲授狄拉克符号,可以把刃矢和刁矢分别理解为列矩阵和行矩阵.还说明了刃矢左乘刁矢的定义,给出了刃矢和刁矢连乘的规则——满足结合律.  相似文献   
6.
二维电子由自旋为1/2的两维狄拉克方程所描述,并对二维氢原子的特例,我们得到了它的能量谱以及它的精细结构。  相似文献   
7.
福勒是英国剑桥的数学家,从数学物理角度对天体物理、统计物理、量子物理等物理领域作了许多工作.他与当时剑桥各个物理领域的前沿人物都有密切的交往,从而使他对不同物理领域都有涉及,尤其是在量子领域,他是早期关注量子发展的英国科学家之一.  相似文献   
8.
常型Dirac特征值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9.
基于三维狄拉克半金属(3D DSM)的载流子迁移率高、可调谐性好的优点,开展了太赫兹波可调谐双频吸收器(THz MMA)的研制工作.研究表明,通过破坏微结构的对称性,THz MMA可以在太赫兹波段实现近似完美吸收,并且随着非对称度的增加,吸收峰从1.322 THz蓝移至1.721 THz,调制深度为23.2%,共振峰Q因子接近20.此外,通过改变费米能级,3D DSM吸收器的共振谱线可以在很大范围内调节,如费米能级在0.05~0.15 eV内变化时,低频(高频)吸收峰在0.826~0.993 THz (1.098~1.371 THz)内调节,相应的调制深度为17%(20%).该研究结果对于设计高性能的太赫兹波器,如探测器、滤波器、传感器件等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
1932年,安德森通过对宇宙射线的仔细研究,发现了第一个反物质粒子——正电子,并因此获得193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012年恰逢正电子发现80周年,现在回顾正电子发现的历程以及对正电子发现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很有意义的.本文围绕正电子的发现这一历史过程简要介绍安德森的生平以及狄拉克关于正电子存在的预言,并介绍了中国物理学家赵忠尧所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