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发展的滞后已经严重地困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制约农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农业改革的突破口和希望在哪里等等,理论界众说纷纭。本文从农业物质利益,农业经济关系、农业生产力三个问题谈了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缘起劳模吴如捐献奖金事件的报道,引发如何对待劳模的奉献精神和善待劳模的思考,认为倡导劳模讲奉献不讲索取与社会善待劳模并不矛盾。结论是:合理的物质利益是一切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思想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关于性贿赂是否应当入罪,学术界存在着争论。一方面,性贿赂远超过了道德要求的限度,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且符合了受贿罪犯罪构成的本质要求。另一方面,根据体系解释,性贿赂纳入我国刑法规制的范围是有可能的。不仅如此,外国刑法理论乃至国际范围内的研究中都表明,性贿赂入罪存在着理论上的可行性,故应当将其纳入受贿罪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4.
沈荔娟 《科技信息》2009,(18):313-313
重庆“钉子户”的维权斗争是我国目前民众权利意识觉醒的直观体现,对于权利的追求应是权利不被滥用亦不被侵害。房屋拆迁安置补偿是对受损权利的救济,应当从物质和精神利益两方面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5.
6.
7.
邓小平的物质利益思想,在特色理论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作者主要从历史与逻辑、理论与现实统一的角度上来予以论及的。首先,历史地回顾了邓小平同志在物质利益问题上的一贯正确思想;其次,通过对他有关实现人们物质利益的目标、前提、原则和途径等问题的论述,较为全面而深刻揭示了其物质利益思想的内涵;再者,经过归纳综合,概述了邓小平物质利益思想不同于其它经济理论的显著特性;最后,从加强“两个文明”建设出发,阐明了学习这一思想在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指导意义。参3。  相似文献   
8.
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蕴涵着丰富的社会主义物质利益思想。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并在利益实现机制上做到公平、合理,才能使社会主义物质利益不断得到发展,使物质利益关系呈良性运行状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作为处理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的原则,决定了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共同富裕,它是人民利益的根本价值取向。处理物质利益关系不能仅局限在经济领域,而必须把它与精神文明、思想政治工作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正确地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才能促证社会主义物质利益的稳步发展和物质利益关系的有序协调。  相似文献   
9.
谭霖 《科技信息》2009,(13):173-173,231
对行为科学的研究首先是从研究人的行为或人类集合体的行为开始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行为科学的研究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观,全面理解以人为本的含义。人离不开物质需求,更离不开思想上的指导。在物质需求的满足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不是相互对立和相互独立的,两者之间应该相辅相成,并进行有机的、辩证的结合,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