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3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影响牦牛初生重因素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影响牦牛初生重的六个因素和众多因子,母牦牛的产犊季节、牦牛的胎次、犊牛的性别对牦牛初生重影响最大;母牛的年龄、营养情况对初生重影响次之;放牧管理水平对初生重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镇居民食品结构与奶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中国城镇居民食品结构及营养平衡状况,分析了奶的生产优势及在食品结构中的重要作用。用数学模型计算出中国城镇居民较合理的食品结构。分析了当前奶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表5,参4。  相似文献   
4.
美国市场走俏;日本、加拿大和西欧食品商密切关注;国内市场尚为空白,这就是新潮饮品汽奶的目前国内外概况.本文从文献、市场、国内外现状等视角切入,对汽奶的商业开发价值作了探讨,并概要地介绍了一篇关于汽奶制作的中国专利.  相似文献   
5.
黄力 《河南科技》2005,(12):26-26
多汁饲料有根茎类(如甘薯、马铃薯)、直根类(如胡萝卜)和瓜类(如南瓜)之分。它以含水量大、干物质中糖和淀粉多、维生素丰富、适口性好、消化率高,成为奶畜最爱吃的必备饲料之一。现就是常见的多汁饲料的利用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密码子简并性特征造成了不同物种密码子使用偏好性不同.在对牦牛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基础上,利用EMBOSS中的CUSP程序、SMS2中的Codon Usage程序和软件CodonW对牦牛功能基因的41条CDS序列进行了密码子偏好性的分析,并与人、普通牛、猪等物种进行了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结果显示:TTC、TTG、CTC、CTG、ATT、GGA、GGG等27个密码子为牦牛的偏好性密码子.研究结果为以后进一步开展牦牛新基因的发现、功能基因表达调控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预测以、与其他牛种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以及牦牛分子标记育种等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麦洼牦牛和犏牛乳蛋白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54头麦洼牦牛和19头犏牛乳蛋白的遗传多态性.结果显示,牦牛和犏牛的α乳清蛋白均呈BB型.β乳球蛋白在犏牛中为AB型,在牦牛中A型β乳球蛋白(βLg)在凝胶上染色通常极弱.另外,在7头处于干乳期犏牛的乳腺分泌物中,有5头其A型βLg的电泳迁移率显著快于其它犏牛的A型βLg,而其B型βLg则慢于牦牛和其它犏牛的B型βLg.牦牛和犏牛的β酪蛋白以A1A1型为主,αs1酪蛋白以BB型为主.试验还观察到犏牛的A型αs1酪蛋白电泳迁移率快于牦牛的A型αs1酪蛋白  相似文献   
8.
利用一对PCR引物,寡聚核苷酸序列的上游引物为5’-gCg,AAT,TCA,TCC,CAC,gTg,CCT,gC-3’;下游引物为5’-gAg,AAT,TCC,Tgg,ggA,ggg,ACC,TT-3’。经68℃退火及30轮循环的PCR程序后,分别克隆来自我国青海和云南地区牦牛的乳球蛋白基因的5’调控区1447bp的DNA片段。将该片段从琼脂糖凝胶中回收,克隆在pMD1S-T Vector后进行序列测定。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青海牦牛该序列的核苷酸序列与文献报道的奶牛该基因的同源性为97.65%,云南牦牛该序列的核苷酸序列与奶牛该基因的同源性为96.8%,青海牦牛与云南牦牛该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4%。  相似文献   
9.
牦牛血清中分离纯化的转铁蛋白对人红细胞膜的抗氧化具有保护作用 .方法 :采用黄嘌呤 /黄嘌呤氧化酶、Fe2 + /H2 O2 两个体系产生的O·2 -、OH·对红细胞膜造成氧化损伤 ,通过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研究牦牛转铁蛋白在抗氧化方面的作用与机制 .结果 :O·2 -和OH·可以造成红细胞膜丙二醛量的显著增加 ,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的下降 .当适量不同浓度牦牛血清转铁蛋白在黄嘌呤 /黄嘌呤氧化酶、Fe2 + /H2 O2 两个体系前处理可以抑制丙二醛的产生 ,保护红细胞膜免受丙二醛的氧化损伤并且使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升高 .提示 ,牦牛血清转铁蛋白对O·2 -和OH·自由基引起的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肥胖基因(ob gene)是近年来刚被克隆的新基因,该基因的表达产物瘦蛋白(Leptin)具有调节体重、影响动物生长和繁殖率等一系列生物学功能.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是一种主要由活化单核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产生的多效性细胞因子,时TNF-α基因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已成为近年来动物抗病育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克隆及测序分析了牦牛上述两个基因的部分片段。结果表明:ob基因大小为1773bp,TNF-α基因为1160bp,通过genebank中的blastn比较分析牦牛ob基因和TNF—α基因与普通牛种的相应基因同源性都高达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