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别怪猴面鹰     
<正>虎大王召开大会,郑重宣布:"森林最怕火灾,火碰上风更糟糕,风助火势,后果不堪设想。为此,我决定安排一位守林员专门在山顶瞭望森林,发现火情,马上呼叫大家。""这个办法好!"动物们兴奋地交头接耳。"不过,守林员视力一定要好。大家说一说,谁来当守林员?"虎大王接着说。"我来当吧。"兔子自告奋勇。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我在广东和广西交界附近参加了一次刻骨铭心的救火。山火从广东那边烧过来,已逼近与广西交界的山林了,我跟着浩浩荡荡的扑火队伍赶到了现场。  相似文献   
3.
目前,城市高层建筑灭火和救援可以说是世界性难题,因为常规的灭火救援云梯高度只有四五十米,水枪的喷射高度也有限。同时,高层建筑火灾的性质与一般建筑火灾不同,有着火势蔓延快、人员疏散困难、火灾扑救难度大等特点。高层建筑火灾发生时,很难靠外部力量救援,最有效的办法是每个人懂得逃生知识,知道如何自救。利用大楼设施自救高楼一旦发...  相似文献   
4.
《奇闻怪事》2011,(2):27
在非洲丛林发生的一场火灾中,许多树被烧得遍体鳞伤,唯有一种树仍然枝繁叶茂,生机勃勃,丝毫没有受到伤害。它们不仅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而且抑制了火势的蔓延。它被人们誉为"森林的义务消防员"。  相似文献   
5.
《广西科学院学报》2010,(4):502-502
最近,英国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计算机模型。这种计算机模型在高楼火灾中,可以将楼房中装有的烟雾报警器、温度探测器、录像监控器等各种探测装置收集的温度和火焰高度等数据输入计算机,结合楼房结构,在火灾过程中提前数分钟预测火势,为救援和灭火争取时间。  相似文献   
6.
结合高层建筑结构特点和火灾发展蔓延的基本规律,分析了火势蔓延的主要影响因素和途径,在此基础上,提出高层建筑火灾火势控制的战术原则以及各蔓延途径上的控制措施,最后阐述了能引起火势突变的室内特殊火行为如轰燃和回燃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层建筑的火灾特性:(1)高层的竖井容易造成火势蔓延。(2)高层建筑火灾时人员疏散困难。(3)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难度大。①登高困难。高层建筑物出现火灾时,如果不借助于消防电梯等设施,消防队员也只能徒步上楼7层左右,而由于经济等因素,消防电梯的设置终究有限。若是利用消防车云梯,目前为止最先进的消防云梯最高可达到53m左右,很明显这远不能满足当今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需求。②供水困难,用水量大。供水困难,用水量大高层建筑发生灾情时,控制火灾蔓延扩大和冷却的用水量相当大,常因供水不能满足需求而贻误灭火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8.
正历代古建筑绝大部分是木材为主体材料建造,而木材极易燃烧,这就造成了极大的火灾隐患。水火无情,帝国的心脏——紫禁城也不能幸免中国古代的建筑是以木构架结构为主体的。先民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时就用木材、稻草辅助搭建。夏代就有大型的木结构宫殿群。南北建筑尽管形制不尽相同但所用材料均为木质。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大殿为唐代所建,而现在常见的各种宫殿、庙宇等古建筑大多为明、清时遗留,其中又以清代居多。故宫,旧称紫禁城,从明朝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现代化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作为人们消费和娱乐的歌厅、网吧等人员密集场所快速发展起来,规模也从几十平方米到几百平方米.由于商业的需要和大部分经营者重效益、轻安全思想.这些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和消防设施严重滞后,存在较严重的火灾隐患,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迅速,人员疏散困难,也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火灾事故.针对近期全国发生的几起人员密集场所火灾事故,浅谈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隐患的成因及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1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1)可燃物多,火势蔓延迅速,受灾面积大。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管道井、排风道等竖向井道部位,如果防火分隔或防火处理不好,一旦发生火灾就会产生烟囱效应,成为火势迅速蔓延的途径。高级旅馆、图书馆、办公楼等高层建筑,一般采用大量可燃物装饰装修,一旦起火,发烟量大,燃烧猛烈,火灾容易蔓延。据测定,在火灾初起阶段,因空气对流在水平方向造成的烟气扩散速度为0.3 m/s;在燃烧猛烈阶段,由于高温状态下的热对流而造成的水平方向烟气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