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自古便对"美"有着一套成型的审美理论。而选美,自然也是古已有之。中国古代的选美,可以说是从宫廷甄选后妃开始,那么在男权至上的社会,对女人的审美标准究竟是什么?选美女又有哪些标准呢?  相似文献   
2.
《金瓶梅》中的性描写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出现,是明后期社会文化、时代风尚和文学发展的产物.从全书的主旨、结构、人物等方面来看,这些描写具有不容任意删汰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安娜与潘金莲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娜和潘金莲这两个形象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但她们由于出身、教养和生活环境的不同,所追求的东西也不同。安娜追求的是高层次的精神生活。而潘金莲所追求的是低层次的肉欲的满足;安娜在追求中时时伴随着犯罪感,潘金莲既使杀死自己的丈夫也无半点内疚。对这两个形象不能等量齐观。  相似文献   
4.
潘金莲从一个“脸衬桃花、眉弯新月”天生丽质的美女到一具心肝涂地的尸首,从一个追求幸福生活的少女到弑夫的荡妇,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民妇到千古评说的名人,其短暂一生令人感慨,令人唏嘘.在人类社会进程中,个人是社会的细胞,个人人生是社会状态的反映;潘金莲的悲剧人生给予后人、给予社会的启迪,应当进行认真的总结.  相似文献   
5.
庞春梅的言行举止,与传统伦理价值体系中"义气"的内涵要求相差甚远,难以承担多受推崇的"义气"之名.对照与《金瓶梅词话》有大致相同社会生活背景的作品中"义仆"、"义妾"的所作所为,身份、地位大体相似的春梅又无"义气"之实.在对于潘金莲和吴月娘的关系上,庞春梅根深蒂固的奴才意识和欲盖弥彰的奴才心理是察其言、观其行、识其人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6.
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是一组特殊的女性,她们都不遵守“三纲五常”,不恪守“妇德”。施耐庵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描绘了她们真实而痛苦的感情生活。她们血淋淋的结局使我们深刻地了解到,女性在那样一个以男权为中心的时代,即便再苦苦挣扎,也难逃命运的安排。  相似文献   
7.
荷兰叙事学家米克·巴尔提出人物构建四原则:特征的积聚、重复、与其他人物的关系以及人物所经受的变化和转变.据此解析<水浒传>中潘金莲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可知潘金莲首先是通过作者给定的姓名、年龄、外貌和社会地位等信息聚集、整合而成;"淫"作为作者着意凸显的特征通过反复强调,语义轴的选择,使人物在与武大、武松、西门庆及其他女子的相似、对照中获得明晰、确定的形象;再者人物的境遇等造成人物的改变则完整地呈现了人物的人生轨迹,从而使读者获得一个清晰、可感、可信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8.
论述潘金莲是《水浒传》中人尽皆知的淫妇形象,玛格丽特是海明威作品中最彻底的妖妇,作为不同国家不同时代背景的坏女人经典,海明威和施耐庵赋予的这两位女性形象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通过分析二者人生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可给21世纪的现代女性一些启示和反思。  相似文献   
9.
《化人游》是作家丁耀亢的戏剧作品,《潘金莲》是作家魏明伦的戏剧作品。丁耀亢和魏明伦这两位相隔300多年的作家,可能是基于相似的人生经历,也可能是基于相似的艺术追求,竟然产生了强烈的心灵共鸣。《化人游》和《潘金莲》为他们的心灵共鸣提供了准确的解读文本。丁耀亢创作《化人游》是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和社会原因的。魏明伦创作《潘金莲》,从表面上看,仅仅是重写了"一个令人同情,令人惋惜,又招人谴责,引人深思的潘金莲"。但这种重写背后,同样基于作者坎坷的人生经历和对历史以及未来的深刻思索。  相似文献   
10.
封建礼教的无奈奠品--论潘金莲与王熙凤悲剧人生三部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瓶梅》中的潘金莲与《红楼梦》中的王熙凤,都是作者精心塑造的封建社会“弱者群”中的“强者”,她们都企图依恃美貌、睿智,发挥机巧权变,在各自所处的生活环境中自我抗争、自我追求直至最后毁灭。她们的一生明显有着自我挣扎、自我奋斗的轨迹,但在封建礼教尚存的男权社会不能容忍她们有独立人格的女性自我。因此,她们终究逃不出作为女人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