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主要研究了秦汉漆器纹饰所广泛涉及的动物、植物、自然景象、几何绽样,生活与传说等多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2.
楚漆器艺术是我国古代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一支奇笆,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并对后来的漆器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楚漆器造型、装饰及文化内涵出发对楚漆器艺术进行审美探析,以期深刻把握楚漆器艺术美的特质与韵味.  相似文献   
3.
古代漆器的红外光谱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4.
竹集成材家具与水曲柳家具表面漆膜附着力测定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竹集成材家具与水曲柳家具表面漆膜附着力测定与比较,得知:(1)炭化竹集成材板材和水曲柳板材板面聚氨酯漆膜附着力等级为1级;本色竹集成材板材板面聚氨酯漆膜附着力等级为2级。(2)炭化竹集成材板材板面聚氨酯漆膜附着力不低于水曲柳板面的聚氨酯漆膜附着力。  相似文献   
5.
楚漆器在楚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那独特的风格样式,对自然生命浓烈的热爱和追求以及还有待深入揭示与阐释的文化蕴含,漆器彩绘的形式与色彩的绚丽,装饰的华美,反映了古代楚域的人文地理和传统,有待于我们更多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高固低粘羟基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过氧化二叔丁基为自由基引发剂、巯基乙醇为链转移剂,合成了高固体分、低粘度的羟基丙烯酸树脂,其粘度在1000mPa·s以下,固体分高达65%~70%.研究了引发剂、链转移剂的用量及引发剂配比、树脂玻璃化温度对树脂粘度的影响.凝胶渗透色谱分析发现,该树脂具有较小的分子质量及很窄的分子质量分布.经测定发现,用合成树脂配制成的涂料,其漆膜综合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7.
用热重法分析了紫外光辐射固化漆膜在空气气氛下热失重的过程。结果表明紫外光辐射固化漆膜在100-250℃段的热失重量随漆膜曝光时间的减少而增加,失重量与常用的溶剂的抽提法测定的抽提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白桦、黑桦、山杨、油松四种木材为材料,对不同预处理后四种木材的涂饰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相同处理相同涂料涂饰工艺条件下,四种木材中黑桦的涂饰性能最好,油松的涂饰性能最差;同树种相同涂料涂饰条件,不同处理方式下,预处理过的木材的漆膜附着力都明显高于素材,并且热空气处理比水煮处理后的涂饰性能要好;相同树种相同处理方式下三种漆对比,预处理后,黑桦、白桦和山杨都是醇酸漆的涂饰性能最好;而油松是硝基漆的涂饰性能最好,均达到Ⅰ级。  相似文献   
9.
叙述中国元代以前漆器的发现与发展概况,介绍中国古代漆器制作的主要工艺.  相似文献   
10.
藏族是使用漆器较多的民族之一,藏族地区的漆器发展从一开始就依托于汉藏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互动。汉藏交流互动下的内地漆器和技艺输入,既满足了藏区人民的物质生活和艺术审美需求,又推动了藏族地区本地域的漆器生产制作,藏族漆器在制作技艺和艺术风格上都留下了内地文化的印迹。汉藏交流互动对藏族地区漆器具有多维度的影响作用,体现了藏族文化与内地文化频繁交流、相互影响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