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现行的湘语分区中,双峰县被划入娄邵片,湘潭县被划入长益片。但是我们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发现,行政区划与方言的同言线往往并不一致,双峰县荷叶镇的禾村话应该归入湘语长益片。  相似文献   
2.
白河县隶属于陕西省安康市,位处陕西东南部,北隔汉江与湖北省郧西县相望,东、南分别与湖北省郧县、竹山县接壤,西与陕西省旬阳县毗邻。《白河县志》称"其地前临汉水,后枕上庸,下达郧襄,上通汉沔,亦秦楚要区也。"自古至今,白河都是陕西的东南门户,素有"秦头楚尾"之称。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上移民多次迁入,故白河方言同时保留了中原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三大官话和湘语、赣语等南方方言的成分,极富特色,近年来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3.
作为湘语典型特征词语之一,"细"的最大特点就是兼表"小"义,这是学界的一般看法.通过将湘语中的"细"与普通话"细"、"小"的义项分别进行对比,我们发现,湘语"细"并未完全兼有普通话"小"的所有义项,而仅仅兼有其中的四个义项而已.  相似文献   
4.
在全面呈现新邵湘语程度副词系统的基础上,重点描写了与普通话有较明显差异的程度副词,包括"太、最、好、几、蛮、滴(滴)、有滴唧"等。研究发现:新邵方言的有些程度副词具有多种语义功能,而且程度范畴与疑问范畴、惯常范畴等也存在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湖南汉族5项舌运动类型的特征,对湖南双峰县507例(男269,女238)汉族人群的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共5项性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湘语汉族卷舌率为64.30%,叠舌率为10.26%,翻舌率为23.08%,尖舌率为64.50%,三叶舌率为4.54%.(2)在我国族群中,湘语汉族叠舌率偏高,翻舌率、卷舌率、尖舌率中等,三叶舌率偏低.(3)除卷舌和尖舌外,其他3项舌运动类型的出现率与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4)翻舌与卷舌、翻舌与叠舌存在基因互作关系;尖舌与卷舌、尖舌与翻舌存在基因互作关系.  相似文献   
6.
较之于省外赣语和周边湘语的音韵特点,湖南赣语与它们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这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相关的历史人文背景表明:历史上来自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数量的江西移民是形成湖南赣语及其地域差异的主因,而方言或语言之间的接触是形成湖南赣语地域差异的另一原因。  相似文献   
7.
作为湘语典型特征词语之一,“细”的最大特点就是兼表“小”义,这是学界的一般看法。通过将湘语中的“细”与普通话“细”、“小”的义项分别进行对比,我们发现,湘语“细”并未完全兼有普通话“小”的所有义项,而仅仅兼有其中的四个义项而已。  相似文献   
8.
湘语与赣语对应于"不"的否定词有大致相同的类型与发展轨迹,即:冇→冇/唔→唔→不/唔→不。湘语与赣语对应于"没有"的否定词的核心语素都来自古效摄一等明母去声,在后来的演变中,两大方言"没(有)1"与"没(有)2"的音节类型大致相同,"没(有)1"向双音节转化快于"没(有)2"的进程也相同。二者的突出差异是"没(有)1"向双音节转化时,各自的语素配置不同,湘语一般说"冇得",赣语一般说"冇有"。湘语与赣语的正反问都倾向于选用"VP-Neg"格式,而且都有相同的三种句型。表否定的"连"字句是湘语中一个有特色的句式,在赣语中很少见。湘语与赣语的否定词及其相关否定表达具有很多相一致的地方而不同于其他方言,说明这两大方言关系十分密切;同时二者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某些方面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