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8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48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21篇
教育与普及   135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21篇
综合类   382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针对常规水压裂液会对页岩造成伤害,容易产生水锁,不易返排,还造成水资源消耗和污染环境等问题,制备了低伤害二氧化碳凝胶压裂液。将自备的F2EU和F4EU增稠剂加入到超临界CO2基液中,探究两种增稠剂的加入量对CO2凝胶压裂液黏度的影响,综合考虑成本与效果,优选了2%的F4EU增稠剂,可将CO2的黏度增至15.4 mPa·s。研究了温度、压力以及剪切速率对凝胶压裂液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黏度总体降低,但中间出现一个短暂升高阶段;随着压力上升压裂液黏度增加;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压裂液黏度下降,属于一种典型的剪切变稀的假塑性流体。F4EU超临界CO2凝胶压裂液的平均伤害率为1.39%,远远小于常规压裂液对岩芯的伤害率。实验表明,F4EU超临界CO2凝胶压裂液在页岩气压裂开采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NIPA类共聚温敏水凝胶中水的状态和耐热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与丙烯酸钠(SA)及甲基丙烯酸钠(SMA)共聚合成了两个系列的水凝胶,研究了共聚组成与水凝胶基本性质的关系,并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热失重法(TG)研究了此类水凝胶中水的状态和耐热性。  相似文献   
4.
5.
6.
以硫酸钛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超临界干燥法制备TiO2纳米粒子润滑油载荷添加剂。采用红外光谱、BET氮容量吸附、透射电镜、热生-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TiO2纳米粒子的特性进行了表征,分析了制备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采用强烈搅拌、匀速滴加絮凝剂、控制反应终点的pH值以及用乙醇为介质进行超临界干燥的方法制备出的TiO2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5-20nm,比表面积约为100m%2/g,其结构为锐态型,表面有微量水和乙醇吸附。  相似文献   
7.
凝胶萃取过程中的溶质分配和凝胶滞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Flory理论的基础上,用凝胶网络弹性自由能的标度关系推导分析了滞胀度和分配系数的表达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很多情况下不能用凝胶在纯溶剂中的平衡溶胀度来估计凝胶萃取的浓缩能力。理论上还预示进入凝胶网络中的溶质量随凝胶致密程度的增加和溶质分子尺寸的增加而减小,这表明凝胶网络对大分子溶质的排斥是一种热力学效应。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组成为0.91SrTiO_3+0.09(Bi_2O_3·3TiO_2)的高纯、超细陶瓷粉料。该粉料添加PbO.Li_2O,Cs_2O等物质.可制成高质量改性SrTiO_3电容器材料。用此法制备的电容器材料可大大地降低合成温度,经改性后可使其烧结温度展宽,并具有较为理想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牦。  相似文献   
9.
负性甾相液晶电场效应实验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天池  郭青山 《河南科学》1994,12(2):123-128
  相似文献   
10.
说起液晶,人们都不陌生。其相关产品早已走进了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为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液晶体及其性质的发现,却纯属偶然。1888年的一天,奥地利生物学家鲁道夫·莱尼茨尔为了研究类固醇对植物的生理作用,已在实验室中忙碌了一天。傍晚时分,他用有机酸制成了苯甲酸胆固醇晶体,意犹未尽的他忘记了疲劳和饥饿,想再工作一会儿,用实验测出这种晶体的各种理化性质,并决定先从它的熔点着手。在实验过程中,莱尼茨尔惊奇地发现这种晶体竟然具有两个熔点:当温度升至晶体的第一个熔点时,它开始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同时又出现了不断变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