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4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合理确定液体燃料环氧丙烷爆炸抛散比药量及点火延迟时间,进行了相关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用CCD像机记录了三种比药量下爆炸抛散过程,并从云雾成长过程中不同时刻的燃料浓度及云雾氧平衡两方面对三种比药量下的点火延迟时间进行了讨论。运用数值方法对2个特定延迟时间点的爆炸场压力进行了计算,给出了压力峰值随距离变化的曲线。  相似文献   
2.
自古以来,很多天字一号的纪录让国人引以为自豪,比如世界最多的人口、世界最高的山峰以及世界最长的城墙等。但是,还有一项我们并不希望的世界纪录:我国是紧随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我们正在向这个不光彩的世界第一靠近。  相似文献   
3.
4.
生物柴油     
《天津科技》2004,31(2):63
2003年,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副院长沈国舫及我国石油化工、能源发展、植物生理、油料作物领域的院士闵恩泽、范维唐、沈允纲、方智远、傅廷栋等,针对我国原油资源有限,将长期依赖大量进口石油的国情,提出发展立足于本国原料大规模生产替代液体燃料——生物柴油,这对增强国家  相似文献   
5.
王永志 《科技潮》2006,(2):38-41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他们不断地探索新的天体和空间,起初小心翼翼地穿过大气层,然后再去征服整个太阳系。”这是现代航天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俄国的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1911年8月12日在给他的朋友沃罗比耶夫的一封信中所写的一段话。齐奥尔科夫斯基是人类征服宇宙的先驱思想家和理论家之一。他的多级液体燃料“火箭列车”的设计思想和著名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奠定了人类进行太空飞行的基础。尽管他没有做过火箭的具体试验,但是他这个科学的论断和浪漫的梦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推动着人类航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7.
磁浮列车是21世纪轨道交通的革命性飞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825年铁路在英国问世,170多年来铁路上各种列车都是以车轮和钢轨来解决支承、导向和运行的。但因轮轨粘着的限制,时速300-320公里可能已达极限。设计时速350公里,至今未能实现。有人说铁路试验速度已达515.3公里。必须指出,这是1990年5月18日10点06分,法国在大西洋线试验运行时的瞬间速度,并不能持续运行。磁浮列车则是利用电磁场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作用使列车上浮,不用轮轨,以悬浮磁铁与导向磁铁,无接触地紧靠地面高速运行,时速可达500公里以上,而且速度还可适当提高。  相似文献   
8.
孙彦成 《科技信息》2011,(22):I0088-I0088
液化石油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优质液体燃料,但由于液化石油气本身特有的性能,具有很大的危险性,所以我们在充装、运输、储存、使用中的各个环节一定要正确操作、加强安全管理。而液化石油气钢瓶作为盛装液化气的压力容器,如使用不当、管理不善就有可能会威胁到生命安全,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下面就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安全管理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载体是催化剂活性组分的分散剂、粘合剂和支持物,其作用是多方面的,它是催化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选择了7-A12O3、SiO2、MgO和ZnO等几种具有代表意义的催化剂载体,考察了它们对等离子体活化CH4/H2转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脉冲电晕等离子体条件下,催化剂载体对CH4/H2活化与转化存在一定的影响,不同的载体对CH4/H2转化显示出不同的活性,其中SiO2对C2烃选择性作用明显高于无载体参与时和其它载体,C2烃收率也明显高于其它载体。  相似文献   
10.
液体燃料回燃现象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剑  杨立中  陈晓军  郭再富 《科学通报》2005,50(24):2800-2803
液体燃料的整个回燃过程包括预燃烧阶段、第二次供油阶段和产生回燃阶段. 针对这一过程, 定量地建立了热烟气层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动力学模型. 模型考虑了液体燃料挥发成气体带来的热损失率、热烟气层的质量增加以及由此带来的焓损失率. 本文把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很好的比较并对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 同时指出通风受限条件下的燃烧效率和实际燃烧的反应速率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