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67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液压支架的压力特性并提出对压力变送器的技术要求,阐述了压力传感器的选择和外围电路的设计,对压力变送器的信号调理电路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2.
焦东 《安徽科技》2002,(11):46-47
在工业过程控制、航空航天、汽车、兵器、环保、医疗卫生以及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中,各种传感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压力传感器又是其中应用最广、需求量最大的品种.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新型的压电陶瓷涡街流量计,该流量计采用BST压电陶瓷元件来检测旋涡释放频率,使该流量计能在高温工况下工作,一年多的工业现场运行试验结果表明,新研制的涡街流量计可靠性高、稳定性好,在400℃高温和10MPa高压下能长期连续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4.
基于子波变换的消噪方法在涡街流量传感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子波变换消噪原理,结合流量测量持定要求,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在涡街流量传感器信号处理的单支重构滤波方法,同时给出了滤波级数的选取方法,这种计数方法能够有效地扩大涡街流量传感器的量程下降,通过对实际信号的分析,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以MSP430F149为平台,采用热电堆红外测温传感器A2TPMI为测温元件,结合ModBus通信协议,设计一款基于RS485总线,能实现远距离多点测温的在线式红外测温变送器.该红外测温变送器适用于电力温度检测、设备故障诊断、工业生产等需要多点分布式非接触式测温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6.
基于ATmega8的智能CO_2变送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一种固态电化学型二氧化碳(CO_2)传感器TGS4161和ATmega8单片机为基础,提出了实现智能CO_2变送器的一种设计方素.该系统的特点是采用软硬件相结合的方法来弥补传感器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CO_2检测功能,而且成本较低,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梁宇臻 《科技资讯》2011,(17):53-53,127
本文叙述了涡街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及其计算公式。并介绍了我司涡街流量计的安装、维护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8.
蔺念  莫世雄  姜洁 《科技信息》2011,(22):I0376-I0376
本文针对我厂的主导产品——智能压力/差压变送器,设计开发了温度补偿系统,并已投入使用。本文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构成,该系统具有通用性高、自动化集成度高、可靠性高等特点,能满足智能压力变送器的温度补偿需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作了具有湿敏电容器的自激多谐振荡器电路,找出了电路输出电压与反映空气相对湿度的湿敏电容器容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为设计湿度变送器提供了理论依据。文中还概括地设计了放大电路和输出电路。  相似文献   
10.
基于FLUENT对涡街流量传感器流场仿真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云飞  张涛  邢娟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2):2683-2685,2689
运用FLUENT数值仿真软件成功的模拟出流体流经涡街流量传感器时所产生的卡门涡街现象.通过将仿真得到的涡街脱落频率与实验结果比较,两者之间的最大误差不超过10%,表明了FLUENT用于涡街流量传感器流场仿真,进而对传感器进行改进和优化的可行性.基于仿真结果与实验的比较,利用FLUENT数值仿真得到了目前最常用的梯形旋涡发生体后的最佳取压位置为距发生体尾部2.8倍的截流面宽度处,并将梯形发生体与T形发生体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T形发生体产生的旋涡信号要优于梯形发生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